在全球領導權問題上要有華盛頓的胸懷
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的胸懷,有兩個偉大表現:一是在當時全球普遍實行君主制的大環境下,在一些軍官推舉他當君主的情況下,他堅決拒絕了君主制的誘惑,為美國開了“共和制”的先河,使美國成為地球上第一個先進的共和制國家。二是在美國總統的位置上連任兩屆之後,在舉國上下期盼和各界一致推舉他競選連任第三屆總統的情況下,他堅決不肯,又開創了美國總統“任期制”的先河。華盛頓作為一個領袖人物的胸懷,也應該成為一個領袖國家的胸懷。華盛頓在國內政治中的胸懷,也應該成為美國在國際政治中的榜樣。
遺憾的是,美國這個國家,在國際社會領袖地位的問題上,卻表現出了嚴重的自私。美國蘭德公司的一份報告《從遏制到全球領導:冷戰後的美國與世界》中說到:“作為冷戰的勝利者,美國有幾大戰略選擇,可以放棄全球領導責任,轉而關注國內;可以逐步交出領導權,即減少全球作用並鼓勵出現一個在勢力范圍基礎上的老式的均勢格局;也可以把中心戰略目標定為鞏固全球領導地位並排除全球敵手的崛起。”美國的選擇是:“擔當全球領導責任並對永遠遏制另一個全球敵手的崛起或多極格局的重視,是最佳的長遠指導方針。一個由美國領導的世界好處最多:第一,總體環境更為開放,民主、自由市場和法制等美國的價值觀念更受歡迎。第二,更易于合作對付核擴散、地區霸權威脅和低強度衝突等重大問題。第三,可以排除另一個全球敵手的崛起,從而避免另一場全球冷戰或熱戰以及戰爭帶來的各種災難,包括全球核交鋒。所以,美國全球領導地位比兩極或多極均勢格局更有助于全球穩定。”
美國在全球領導權問題上要學習華盛頓。國家發展和個人一樣,也要不貪戀權位。這是美國的文明和開明,也是世界的幸運和福音。
值得欣慰的是,美國人民並不是美國霸權的擁護者,而是民主世界的擁護者。亨廷頓指出:美國官員“讚美美國是仁慈的霸主”,把美國標榜為“第一個非帝國主義式的超級大國”,而“1997年的一次民意測驗中,只有13%的人期望美國在國際事務中佔主導地位,而74%的人則希望美國同其他國家實現權力共享”,“美國缺乏一種建立單極化世界的國內政治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