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極度緊張和大腦

時間:2012-11-08 15:57   來源:中國臺灣網

  極度緊張和大腦

  在《創傷後壓力失調心理生物學》(2006)一書中,研究極度緊張如何影響大腦的研究者貝索A.馮德闊克解釋了為何情緒不是有意識選擇的產物。大

  腦的邊緣結構,例如扁桃腺,決定情緒以及你所觀察到

  17

  的周圍事物對你來說有多重要。假如它們把你的所見所

  聞全視為危險,那麼結果就是一個本能的荷爾蒙反應,並傳達一個警報給大腦。當你並沒有意識到這一內部處理正在進行時,你可能感受到了由此產生的焦慮,除非你已對此太熟悉並且已經脫敏。

  讓我們來看看回閃是如何進行的。你的每一個扁桃腺都存儲著記憶,而假如有什麼東西讓它憶起過去的一個創傷,你的身體就會以過去那件事發生時同樣的方式反應。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在追尾事故中重新裝完保險杠幾個月後,你還是會在身後的車緩慢踩下剎車時呼吸緊張。

  我們過去經歷過的創傷留下的感覺像會激活每一個扁桃腺,造成強烈的情緒,並且抑制每一個腦額葉,後者阻止情緒的產生並且將我們所體驗到的轉化為可以講述出來的語言。有時你充滿了情緒卻找不到語言向人表述正在發生的事情。了解當扁桃腺被激活時,腦額葉如何被抑制有助于解釋當你非常不開心時為何表述發生了

  什麼事如此困難。

  大腦的前面部分用于弄懂感受和衝動的意義。但是,似乎它並不使它們消失。部分原因是因為當我們受到壓力時,額葉區域接收到的血液流量減少。只有在事後,當你不再那麼激動時,血流量才增加輸送到你的額葉,使得你有可能弄清楚你的感受並且談論你的體驗。

  壓力反應

  盡管我們已經談到了壓力反應,我們還是要在此簡要地定義一下它,這樣你能把它和放松反應對比一下。

  1915年,沃特卡農博士在他的書《痛苦、饑餓、恐懼和憤怒的身體變化:近期研究感情激動的作用報告》中創造了“戰或逃”(fight/flight)這個詞。這一“戰或逃”反應也被稱作壓力反應。

  特別是,在壓力下:

  你的心跳加快,肌肉緊張。

  18

  你的呼吸變得很淺而你開始出汗。

  流向你內在器官和手足的血液減少。

  你的免疫係統和消化係統功能受到抑制。

  當你處在心意風暴之中時,身體就被調動起來準備行動。但是因為沒有逃走的需要,你的身體就一直加快轉速,保持在一種警覺的狀態。我們身體的設計並不適

  合始終在一種壓力狀態下運轉。長期壓力反應的結果就

  是讓我們的身體健康、能量、情緒和通常所稱的幸福付出代價。

  放松反應

  除非你身處實際的危險中,你的健康和幸福感依

  賴于身體的放松反應。保持放松是一種全身體驗,它首次由赫伯特本森在他1976年的書《放松反應》(《The        19

  RelaxationResponse》)中得到描述。放松反應可以減輕壓

  力反應,並且,和壓力反應一樣,它開始于大腦內部。

  放松反應特別包括以下幾點:

  你的心跳慢下來,血壓正常。

  你的免疫係統被提升。

  你的腦波慢下來。

  你的消化過程正常起來。

  你的睡眠質量提高了。

  你體驗到一種幸福感。

  當你的身體在長期緊張後得以放松,你似乎重又感知到自己,並且發現一種全新又令人高興的松弛感。你的思維功能得以提升,你確確實實地“恢復了知覺”;換言之,你對自己的所見、所聞、所嘗、所嗅,以及所觸變得更加覺知起來。結果就是,你能更清晰地運用思維,並且能更準確地從外部世界獲取信息。

  心意風暴和腦電波活動

  毫無疑問,有時你的思緒跑的太快,以致它們都是些不完整的一個接一個冒出來的雜亂無章的想法。這發生在你焦慮或者非常興奮時,這些思緒可能讓你變得疲憊不堪。你的大腦這樣制造思緒的做法被叫做腦電波活動,而你照此制造思緒的節奏是可以被測量的。腦電波活動通過EEG(腦電掃描儀)測試被檢測出來。當你處在心意風暴之中時,你的思維電波活動被稱作貝塔波,因為此時你產生思維的節奏為每秒13到30個循環運動。

  當你放松時,你的腦電波活動被稱作阿爾法波。思維慢下來並且按照一種前後一致的節奏,大約每秒8到

  12個循環運動。當煩躁和擔憂的思緒下降,頭腦變得安靜而你也感覺知足常樂。因為你的腦子活動較少,你就能跟現實正在發生的事情聯結在一起,更能存在于現在

  這個時刻——當下。

  20

  鍛煉產生新的神經細胞

  身體和大腦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敏感和復原能力。你可能曾經被極大和長期的壓力所傷,後來漸漸好轉並得以從所有傷害和陰影中療愈。正如你將要看到的,你還能進一步延伸這一療愈過程。

  大腦在不斷地產生新的神經細胞。1998年,在索克

  大學進行生物學研究的弗雷德蓋奇及其同事發現,如

  果進行身體鍛煉,我們人類有能力在一生中增加新的神經細胞。(埃里克森及其他人,1998)正如前面提到的,海馬體是大腦主要掌管學習和記憶的部分,而身體鍛煉將加強海馬體內新的腦細胞的生成。這意味著鍛煉、散步,以及每日的瑜伽體式練習不僅可以清理身體存積的壓力,還對大腦有所幫助。

  練習是你療愈的一個關鍵部分。理由如下:        21

  研究表明壓力可能損害你的海馬體。羅伯特薩坡斯基在他的《為何海馬體不會得潰瘍》(《WhyZebrasDon'tGetUlcers》)(2004)一書中,論述了海馬體極易被壓力所傷。它幾乎比大腦的任何其他部分都更容易接收使人精神緊張的荷爾蒙皮質醇。當壓力變成長期性的,你的海馬體就開始萎縮。無可否認,壓力會對你的身體和大腦造成影響。但我們也不傻,你可以主動採取行動——那就是鍛煉。

  冥想促進你的大腦健康

  科學已經搞清楚了,鍛煉身體確實是一味強力有效的藥劑。然而,為了舒適和健康,還有好多別的事你可以做。我們再來看看研究報告給我們顯示了什麼。

  在《超越生物反饋療法》(《BeyondBiofeedback》)(1977)一書中,埃爾默和愛麗絲格林論述

  了1970年在堪薩斯州托皮卡的曼寧格基金會進行的研

  究。在那里,他們研究了意識控制非意識狀態。一位瑜伽士,拉馬師父,按照要求改變他的腦電波形式。在冥想狀態下,他有意識地遠離貝塔腦電波,跟積極的思維——阿爾法波,聯係在一起;跟放松狀態——貝塔波聯係在一起,而後者通常跟無意識狀態有關。換句話說,他減緩自己的思維方式,這可能跟你在睡前體會到的那種短暫的時刻相似。

  曼寧格基金會的冥想狀態研究並非孤立的。1966年,A.卡薩馬祖和T.何若艾驗證了冥想對于腦電波活動的影響。他們對于禪宗冥想者的腦電圖掃描器研究顯示,資深冥想者會進入貝塔腦電波活動。正如麥克莫非(1999)在《冥想的物理和心理效果當代研究一覽:附全面書目19311996》一書中所詳列出來的,如今對

  于冥想的研究已經變得廣泛了。

  由于人們對于冥想的興趣不斷增加,並且有越來越

  多的證據顯示它對于我們的好處,近年來對此的研究已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