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為成功找方法
西點軍校之所以培養出了如此多的成功者,很大程度上歸功于西點“少找借口,多找方法”的教育理念。
西點精英們從不抱怨環境的惡劣,從不咒罵上天的不公,他們在別人抱怨或是咒罵的時候,已經開始為擺脫困境而尋找方法了。
很多年輕人一方面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另一方面卻不斷抱怨自身的處境,不尋找方法,不採取行動。人只有真正懂得行動才是達到目標的途徑,環境就不會成為失敗的借口了。有些年輕人非常想使自己糟糕的處境有所改變,但是遇到了問題和困難不靜下心來尋找解決的方法,最終也無法使處境有所改變。
比爾?蓋茲說:“用‘如何’的問句來取代‘為何’的問句是非常重要的。‘為何’的問句常常引起找理由、找借口、解釋的可能,無益于解決問題。”如果今天只是抱怨以前的不如意,而不採取任何行動,留給明天的只能還是抱怨。如果你現在就下定決心,動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你會發現,一切事情根本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難。
經濟大蕭條時期,很多商人都受到了大環境的影響,或破產或暫停營業。一個商人卻不以經濟蕭條為借口而坐以待斃,他發現人們必須要透過飲水機才能喝到一杯汽水,這在很多時候都不是十分便利。于是,他想到了瓶裝汽水,如果能把汽水裝進瓶子,讓人們隨時可以拿在手里,豈不是很受歡迎?他堅信經濟的不景氣不會影響他的這一構想,他把他的構想出售給了可口可樂公司,于是他得到了可口可樂公司採用瓶裝汽水後所增加收益的百分之一。從那一刻起,他成為了一位百萬富翁。無獨有偶,另一位美國人卻想到用小罐子裝汽油出售,使人們加油不必跑到加油站,他把自己的想法出售,並從中獲利,即使處于經濟衰敗之際,他仍變成了一位千萬富翁。
在別人都在糟糕的大環境中哀嘆時,卻有人為突破困境尋找方法了。可見,找方法遠比找借口高明。即使客觀條件對你存在著種種不利,只要你肯動腦筋,想方法,你就能夠勝出。西點軍校告訴學生:方法總比困難多,“沒有辦法”永遠是弱者的借口;再糟糕的處境,也阻擋不了一個有著強烈的決心突破困境的強者。當問題出現時,光去叫嚷、埋怨是沒有用的,關鍵是要努力地去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來。而這個方法,最終只有一個人去完成,那就是你自己。
羅斯福擔任美國總統時,美國面臨著雙重危機——世界的經濟蕭條和世界大戰。一九三二年,羅斯福在一次演講中表示了解決問題的堅定決心。“除非我對形勢的發展趨勢估計得不對,不然,我認為美國需要勇敢和堅持不懈的試驗。採取一種方法,並進行試驗,如果這種方法失敗了,再接著做新的嘗試。我相信,即使當前環境很困難,方法總會有的。”
羅斯福實現了自己的諾言,開始實行革新計劃和社會改革,並得到了具有世界影響的成功。
羅斯福的成功,只在于不停地嘗試,哪怕一千次失敗,也要尋找到一千零一個辦法。要做個成功者,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學會在困難時刻如何尋找突出“重圍”的途徑。為了實現目標,你必須在困難和問題中堅持下來,並努力找到適當的方法加以解決。只要你積極為克服困難而努力,就會有機會找出新出路。
西點軍校的學生都知道這樣一個故事:布魯金斯學會培養出了世界很多傑出的推銷員。它有一個傳統,在每屆學員畢業時,學校都要設計一道能展現推銷員能力的實習題,讓學生去完成。小布什總統在任期間,布魯金斯學會出了一個這樣的題目:請把一把小斧子推銷給布什總統。許多學員認為這根本就不可能,總統怎麼會需要這樣一把斧頭呢?于是,很多人放棄了,個別學員甚至認為,這道畢業實習題不會有人能夠完成。
然而,喬治?赫伯特卻沒有尋找任何不能夠完成的借口,而是設想了多套方案。他調查到小布什總統在得克薩斯州有一個農場,里面有很多樹,他興奮地告訴自己:我可以做到了。
于是他給小布什總統寫了一封信,說:“有一次,我有幸參觀您的農場,發現里面長著許多樹,但是有些樹的枝葉已經枯萎了。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頭,對這些樹親自進行修整。假如您有興趣的話,請給予回復,我會提供給您一把非常棒的斧頭。”
最後,他真的把那把斧頭賣給了總統。
把斧頭賣給總統確實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但是喬治?赫伯特卻完成了這一艱巨的任務。大多數人都認為沒有辦法完成的任務,少數人卻出色地完成了。這是為什麼?是因為大多數人拒絕面對這樣的困難,固執地認為這些困難不可克服,並以別人的失敗為借口,而不是去尋找解決的辦法。這就是為什麼許多指揮官都有很好的裝備,卻屢屢敗退的原因。身處困境中的年輕人,不要再抱怨了,趕快行動起來,想辦法改變現狀才是聰明的選擇。
智慧箴言
把借口當成一面擋箭牌,這本身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長此以往有害而無益,因為有各種各樣的借口
可找,就會疏于努力,不再想方設法去爭取成功。你若不想做,會找一個借口;你若想做,會找一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