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時候都不能有對立情緒
西點軍校認為:對立情緒要不得。如果在戰場上,一個士兵對自己所在的長官懷有對立情緒,那他帶來的損失會比不參加戰鬥更糟糕。而對于他本人來說,他將更容易受到對方的打擊,因為他的心中沒有勝利的信念。
許多年輕人以玩世不恭的姿態對待生活,他們非常注重自我,不能承受他人或制度的“束縛”。他們對于父母的建議表示反感,對于學校或公司的制度感到厭惡,對于上司的命令深表不滿!如果從態度上你根本就不服氣,即使你服從了也絲毫沒有意義。真正的服從是“心服口服”。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會認為自己不服氣是因為對方的建議、命令或制度不正確,而從來不考慮自身的因素。其實,當你有這樣的想法時,你應該看看下面的這個故事。
畢業于西點的名將布萊德利當初到西點軍校求學時還是個涉世未深的青年。來西點之前,他曾經是同學中的明星。
來西點報到的那一天,他穿著火紅的外套,還帶著一個紅色的運動帽。在操場上他看到一個穿制服的學長,學長遠遠看到他就說:“嘿,穿紅衣服的那個,到這邊來。”布萊德利一面走向他,一面伸出手說:“嗨,我叫布萊德利。”他心想對方也會親切地回答我:“嗨,我叫傑克,歡迎加入西點。”
結果對方卻說:“你以為這里有誰會管你叫什麼名字嗎?”一向傲氣十足的布萊德利當時很不服氣,心想,他有什麼了不起。接著,那個學長對他說:“把你的帽子摘下來。”這一次,布萊德利被激怒了,他怒視著這個學長,自言自語道:“憑什麼命令我?”于是,學長走到他面前重復了一遍:“把你的帽子摘下來”。布萊德利不服氣地站在那里絲毫沒動。結果,學長命令他身邊的一個新生:“把他的帽子摘下來。”那個新生毫不猶豫地上前摘下了布萊德利頭上的帽子。學長看著憤怒的布萊德利說:“作為西點的學員,對于命令,你不能有對立情緒。”
當然,西點對“服從”的要求並不局限于此。為了消除對立情緒,西點軍校教育每個學員切記避免“對總統、國會或自己的直接上司作任何貶低的評論”。
黑格將軍之所以被尼克松看中,就是因為他的服從精神和嚴守紀律的品格。需要發表意見的時候,坦而言之,盡其所能,當上司決定了什麼事情,就堅決服從,努力執行,絕不表現自己的不滿。
作為年輕人,也許你還沒有認識到,對立情緒有一種慣性。如果你認定了父母的建議不可取,學校的制度不合理,即使父母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學校的制度有了很大的完善,你也同樣會懷有抵觸情緒。這就是習慣的力量。經常做一件事就會形成習慣,而習慣的力量是難以抗拒的。你要把服從變成習慣,進而讓服從發揮出更大的威力。
一位老師在課堂上,訓練學生們的記憶能力。在訓練記住別人姓名的時候,一位男生站起來說:“我再也不去記那些討厭的名字了,一點兒意思都沒有。記住這些名字又有什麼意義呢?”
老師問道:“你為什麼會這樣想呢?”
“我從小就討厭機械地記憶一些枯燥的東西。”
“這並不是毫無意義,透過這些記憶訓練,你的記憶力才能提高。”老師說。
“討厭就是討厭。”這個男生不耐煩地說。
“你之所以記不住這些名字,就是因為你對它們有抵觸情緒,你已經習慣把記憶作為一件痛苦的事情了。
你要告訴自己,這些名字多有趣啊,就像一個個充滿靈性的活生生的人一樣。記住了它們,就認識了很多人。這樣,你很快地就能記住它們了。”老師耐心地教導他。
可見,抵觸情緒也存在于我們自身。對立情緒是非常要不得的一種情緒,這種情緒的存在比你簡單地不去執行命令更糟糕。也許你父母的建議並不科學,也許學校的制度有些不合理,也許你的上司是一個心胸狹隘的人,不能理解你的真誠,不認同你的創意,那你也不能因此就產生抵觸情緒,將自己與他們對立起來。你應該學會接納,在接納別人的同時,你才可以和他們很好地溝通,讓事情向更好的一面發展。
智慧箴言
在崇尚自由的今天,執行紀律時很容易產生對立情緒,因為員工有辭職、跳槽、自由選擇等很多的“逃跑路徑”,這對于企業和員工個人來說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有對立情緒的人將很難在集體中生存下去,更不用說得到發展了。他對上級的工作安排總是有意見,總會認為上司在偏袒別人,在為難自己;他總是對同事有意見,出了問題總是把責任推給別人……這樣的人久而久之就會被孤立,甚至被集體驅逐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