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千秋大業,在此一舉

時間:2013-02-22 12:47   來源:中國臺灣網

  千秋大業,在此一舉

  上文說到,小布什-切尼集團(實質上是“石油-軍火集團”)被各大利益集團擁戴,而坐上了美國“帶頭大哥”的寶座。這一現實,表明了全體被代表的美國人民的共同心願,也代表了眾多利益集團的心願:今後四年甚至八年,就跟著這個集團混了。

  因為大家認定這個集團將會為大家帶來豐厚的利潤和收入。

  小布什-切尼集團的擔子不小,但是他們的幹勁更大:光輝的前景和錢景在等著他們。他們將會引領各個集團,將“倒騰石油,販賣軍火”的偉大事業幹到極致!

  不僅如此,小布什在他們“倒騰石油,販賣軍火”的過程中,還將會實現策劃了數十年之久的美國國家戰略的最高目標。

  第一階段的行動,其矛頭直指伊拉克和阿富汗。在拿下這兩個要點後,夾在中間的伊朗將會成為第二階段的目標。

  一旦拿下伊朗、伊拉克,加上美國已經控制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爾、阿聯酋,則美國將完全控制中東產油國,從而將生產成本最低的產油基地、世界石油總儲量的2/3以上(2006年美國《油氣雜志》有關中東石油儲量的數據)徹底控制在手中。

  于是,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根據舊一點的資料,其石油儲量佔全球總儲量的69%,其主體就是中東產油國)將會徹底成為美國的傳聲筒。石油價格是多少,賣出多少,將會完全聽從美國人的意思。從此,世界各國的能源供應量和購買價格,將徹底失去討價還價的余地,而完全地聽從美國人的支配。

  換句話來說,在這個以石油為根基的星球上,所有國家從此受制于美國人,也就等于各國將本國經濟的主導權和控制權交到美國人手中。

  不僅如此,此時,中東、中亞的美國控制區將會連成一片,將會徹底隔斷歐亞大陸兩端的傳統陸權強國(西端的法、德、俄,東端的中國)。

  于是,當前,歐亞大陸國家正在積極籌劃中的、通過陸路連接彼此的貿易通道,從而整合整個歐亞大陸經濟的“歐亞經濟一體化規劃”(又稱為新歐亞大陸橋戰略,或者新絲綢之路戰略)將會被徹底粉碎。

  兩張王牌拿在手中,美國則可以從容措置,將歐亞大陸兩端威脅美國霸業的強國各個擊破,從而成就美利堅的千秋霸業。

  在整個戰略的實施過程中,所有獲得的石油,將會首先聽從布什家族及其背後石油集團的安排;所有需要的軍火訂單和軍事服務訂單,將會任由切尼及其背後的軍火集團獨霸。

  整個戰略如果成功,這滾滾財源,將會以百億、千億美元(僅美軍已經控制的伊拉克,其地下的石油儲量就是個天文數字:1000億桶!)來計算。這個數字足以讓石油-軍火集團吃飽喝足以外,令美國各個利益集團都能分上一杯羹—— 一杯很大很大的羹。

  然而,這卻不是事實。美國人忍不住內心的興奮,在拿下伊拉克後,將隱藏了幾十年的秘密曝了出來:

  專家評估:伊拉克石油儲量是原先預計的2倍

  據相關專家最新評估稱,如果將伊拉克西部沙漠地區的石油計算在內,伊拉克的石油儲量將會是戰前估計的兩倍,整個儲量可能超過2000億桶。

  國際知名咨詢機構IHS公司(2007年4月)19日發表了一份評估報告,稱在伊拉克西部沙漠地區的地表之下還蘊藏著另外的1000億桶石油。該份報告據稱也是自美軍2003年入侵伊拉克以來對其石油儲量進行分析的首份也是唯一的一份詳盡報告。

  ……如果這些新增的石油儲量得到證實,那麼伊拉克也將超過沙特阿拉伯,成為世界上僅次于伊朗的第二大石油擁有國。伊拉克目前已經探知的石油儲量為1160億桶,在世界石油儲量排行榜上佔據第三的位置。

  《伊朗石油與天然氣》雜志也評論稱,如果伊拉克的暴力事件得以平息下去且安全形勢不斷改善,伊拉克的石油生產費用(成本)可達到每桶不足2美元,伊拉克的石油日產量也將在5年內達到400萬桶。而IHS公司也同樣表示,如果對伊拉克石油開採的國際投資不斷增加,相關的修復資金及現代化裝備資金到位,伊拉克的石油日產量將在5年之內迅速翻倍,達到400萬桶。

  ……在1980年的兩伊戰爭之前,伊拉克的石油產量為每天360萬桶,1990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前能日產石油320萬桶,而在最近的這次戰爭開始之前,伊拉克的石油日產量也能達到每天270萬桶。

  (以上資料來自中國新聞網2007年4月20日的報道)

  每桶成本2美元的石油,在美國人主導的石油期貨交易所的操縱下,在國際市場上低則賣到25美元(2001年),高了則可以賣到147美元(2007年到2008年間最瘋狂的價格)。數量達到2000億桶以上,將會全部由美國人宰割的“蛋糕”,可以讓美國政客、利益集團和法官踐踏任何法律;無視任何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安理會)的反對;拋卻任何價值觀(如美國人自己天天喊在嘴上的“民主”);喪失任何良知。

  事實上,他們也是這樣做的。怪不得兩千年前,呂不韋舍棄經商,毅然做出了操縱一國政治,從而獲得暴利的“明智”選擇:

  濮陽人呂不韋賈于邯鄲,見秦質子異人,歸而謂其父曰:“耕田之利幾倍?”曰:“十倍。”“珠玉之贏幾倍?”曰:“百倍。”“立國家之主贏幾倍?”曰:“無數。”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國立君,澤可以遺世。願往事之。” (《戰國策秦策》 )

  宏圖大業如此,“錢景”如此,小布什-切尼集團許下這等分贓諾言,美國各大利益集團怎麼能不支持,並伸長了脖子,等待這美好“錢景”的到來?

  于是,在2000年的總統大選中,我們看到傳說中獨立于一切權力、無比“公正”的美國最高法院,竟然如此明目張膽地枉法,也就不感到奇怪了。

  佛羅里達州在最初的重新計票中顯示布什獲勝,但隨即被指控在投票過程和選票處理上有所瑕疵。由于佛羅里達州的地方法規定,全州的選票都由機器最後進行重新計票。雖然第二波重新計票結果拉近了兩位候選人的差距,但結果布什依然獲勝。最後,出現了大量廢票的四個郡展開了人工的重新計票。12月8日,佛羅里達州的最高法院宣布所有出現大量廢票的縣市都必須進行人工的重新計票。第二天,美國最高法院的判決停止了全州性的人工計票。機器計票的結果顯示布什贏得了選舉,這使得布什贏得了50個州里的30個。選舉的合法性引發了眾多爭議,而且至今依然是爭論的議題。盡管在普選中布什獲得的選票比戈爾(注:布什的總統競選對手)少了超過50多萬票,布什在選舉人團上獲得271張選舉人票,高過戈爾的266張,這使得布什成為自本傑明哈里森在1888年的選舉以來第一個贏得了整體總統選戰,卻沒有贏得普選的總統。

  提醒大家注意,那個出現了無數假票卻被聯邦最高法院強行命令“停止人工計票”,從而使得小布什被他的政敵和許多媒體批評為是“沒有正當性的總統”,然而仍然讓小布什厚著臉皮強行坐上總統寶座的佛羅里達州,其最高行政長官,叫作傑布布什。

  此人,是老布什總統的次子,小布什總統的弟弟。而最後宣布選舉結果的佛羅里達州務卿哈里斯,是傑布布什的手下幹將。

  需要特別加以說明的是:在所有計票的最後一個州——佛羅里達州選舉結果出來之前,小布什拿到了246張選舉人票,戈爾獲得了266張。小布什必須贏下該州,進而拿到佛州的全部25張選舉人票(這是美國總統選舉的規則,亦即“勝者全得”的“選舉人票制度”),才能翻盤——這是他唯一的機會,沒有別的機會了。

  天遂人願(當然,這個“天”,是美國各利益集團;這個人,是小布什,不是戈爾)。2000年11月26日,佛羅里達州務卿哈里斯在州議會大樓內宣布喬治布什在佛州獲勝,也就是獲得了佛羅里達州的全部25張選舉人票。

  我們來看一下當日的一段新聞:

  布什贏得佛州選舉人票 戈爾不接受計票結果

  美國佛州州務卿哈里斯在美國東岸時間26日宣布,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喬治布什在佛羅里達州以537票擊敗民主黨候選人戈爾,取得佛州25張選舉人票……但戈爾的競選拍檔利伯曼認為佛州的點票結果是“不完整和不正確的”,並聲稱會提出訴訟。

  哈里斯在州議會大樓內宣布,喬治布什獲得2 912 790票,較戈爾的2 912 253票多出537張選票。不過,有關的結果仍未能確定喬治布什能否成為美國第43任總統,因為喬治布什和戈爾均就這次大選先後提出訴訟,預料要等一段時間才有最後的結果。

  戈爾的助手表示,戈爾準備在周一稍後時間發表全國講話,解釋他為何不肯認輸,及提出訴訟挑戰選舉結果的原因。

  (節選自中國新聞網2000年11月27日的報道)

  于是,美國民主最“輝煌”的時刻到來了:小布什在最後關頭,如同邁克爾喬丹一樣,上演了完美“大灌籃”,從落後20張選舉人票,變成了勝出5張,從而贏得總統大選——這麼神奇的勝出,你信麼?

  這個“勝出”,靠了在其弟弟地盤上大量人工造出來的假票,硬是“多拿了”537張“選票”。這是資本的意志,這是美國國家的意志,這是美國所有具備實力的利益集團的妥協結果。

  所以,我們才能理解,為何那個要“立刻就這次大選提出訴訟”、憤憤不平的戈爾伺候偃旗息鼓,不作聲了。

  戈爾發表講話祝賀布什當選美國下屆總統(節選)

  持續一個多月的美國總統選舉紛爭終于塵埃落定。當地時間(2000年12月)13日晚21時(北京時間14日上午10時),戈爾發表電視講話,祝賀布什獲得勝利。以下是戈爾講話的節選:

  ……幾分鐘之前,我剛跟喬治W.布什通過話,祝賀他成為美利堅合眾國第43屆總統。我承諾此次我不會再收回我的祝賀。

  在一個半世紀以前,參議員斯蒂芬道格拉斯告訴剛剛在總統競選中擊敗他的林肯說:“黨派感情必須讓位于愛國熱情。總統先生,我將永遠和你站在一起,原上帝保佑你。” 

  因此,出于同樣的感情,我對當選總統布什說,黨派分歧的殘余必須丟在一邊,願上帝保佑他,為這個國家掌好舵。(既定國策是“搶石油,賣軍火”,當然要由布什家“掌舵”。你戈爾家的祖上,是倒騰石油出身的呢,還是販賣軍火出身的呢?不是的話,就讓開點,讓世代玩石油軍火的專業人士上臺——大夥兒口水都流一地了,就等著跟著新領袖一起發財呢!)

  ……在我們一所非常知名的法學院圖書館前,刻下了這樣一句座右銘:“不是出于人治,而要崇尚上帝和法律。”這正是指引我們美國民主的原則,也是我們民主自由的源泉。

  ……現在,聯邦最高法院已做出了最後裁決。雖然我並不服這個決定,但我會坦然接受它,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我會接受下星期一選委會做出的最後競選結果。今天晚上,為了民族的團結和民主的力量,我承認競選失敗。

  ……有些人或許會疑慮這次競選極不尋常的性質將會妨礙下一任總統履行職責,我認為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

  ……我個人將聽從他的指令。我號召所有的美國人,特別是要力勸那些站在我方陣營的人們,聯合起來,站在當選的下屆總統身後。

  ……雖然我們仍然會緊握,而不會放棄我們對立的信仰,但除了對政黨的忠誠之外,我們還有更大的責任。這就是美國,國家將被我們置于政黨之前來考慮。我們將一起站在我們的新總統身後。(中國新聞網,2000年12月14日)

  看到這精彩到了極點的演說,讓人忍不住就會從鼻孔里“哼”一聲,然後添上一句評論:把自己打扮得跟天使似的——騙鬼呢!

  罵歸罵,我們總結的話還是要說的:

  小布什的上臺,是美國國家戰略的需要。所以,一切對抗的力量,包括美國所謂的“民主”原則和制度,都必須讓路。

  原因很簡單:千秋霸業,在此一舉!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