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霸王硬上弓

時間:2013-02-22 12:45   來源:中國臺灣網

  霸王硬上弓

  上文說到,美國大眾、美國盎格魯-撒克遜白人新教精英(WASP)們,通過選票——或者準確點說,是金錢代表的選票——將“石油-軍火集團”的代理人小布什和切尼推上了美國最高決策層。

  這一點的意義,如同司馬昭之心,明眼的政治人物一眼就能看出來:美國要走“倒騰石油,販賣軍火”的路子了。

  地點呢,就在前總統老布什——小布什他爹曾經戰鬥過的地方:伊拉克。

  此時,“911”事件給了小布什一個完美的借口。

  因為智商問題經常為人非議的小布什 ,竟然做出了讓人大跌眼鏡的精彩之舉:先以這個借口打垮了塔利班,拿下阿富汗;然後再次拾起這個用過一次的旗幟,開始在國際上大造輿論——“911”事件的元兇本拉登,獲得了伊拉克的庇護和支持。

  薩達姆現在比竇娥還冤:本拉登這人,他壓根連個影子都沒見過。

  話說回來,不是有句名言麼:說是,就是,不是也是;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薩達姆有苦難言, 除了趕緊爭辯自己與拉登無關外,他早就提前下好了幾步棋:

  一、1997年,薩達姆與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之一中國簽署“阿赫代布油田開發協議”,協議價值12億美元。

  這個協議里最誘人的,不是數額的巨大(雖然數額的確巨大),而是,中國將會享受以接近成本價的最低價獲得大批石油的“份額油”(價格僅僅幾個美元一桶)的待遇。換句話來說,阿赫代布油田10億桶原油的儲量中,就算僅僅分得10%的“份額”,中國也賺大發了。

  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此前在中東,只有歐美石油公司,如英國石油公司(就是2010年年初,在美國墨西哥灣炸了鑽井平臺的BP)、美國美孚公司、法國道達爾公司等,才能享受這種待遇!

  你說,中國會在安理會投票讚同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順帶推翻這個協議,從而將到手的大餅拋掉麼?

  二、以聯合國安理會認可的“石油換食品”計劃為外殼,低價向安理會重要成員國出賣石油,並且向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公子行賄,目的可想而知。這也絕非信口胡說,據媒體揭發,“安衙內”每月從薩達姆手里獲得2500美元;還有人說“安衙內”從薩達姆手里一次性獲得了40萬美元的回扣 。這個數字太小,我們不禁表示強烈懷疑:“安衙內”何等高貴的人物,怎麼能看得上這芝麻綠豆的蠅頭小利? 

  2003年,美國人攻入伊拉克總統府,在繳獲薩達姆最秘密的大批文件後,各國跟薩達姆所做的交易,明明白白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在整個“石油換食品”計劃中,俄羅斯公司共從伊拉克購買了價值190億美元的原油,位列64個石油進口國之首;法國公司其次,為40億美元;瑞士及英國公司均為30億美元。 

  當然,每個人心里都明白,俄國人拿到的好處,可不止這些。

  你說俄國人會在安理會上,投票讚同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順帶推翻這個大餐桌麼?

  三、達姆公打出了最具有殺傷力的王牌。2001年11月,伊拉克宣布將“使用歐元替代美元,對其石油儲備進行重新定價”。

  此舉將會大大加強法德為核心的歐元區的地位。

  1150億桶(大約是世界石油儲量的10%;當前國際社會公認數據),或者2000多億桶(世界石油儲量的大約20%;美國人急不可耐,自己公布的“次最新數據”),或者3500億桶(2008年6月,英國發布的新數據)成本2美元的石油將會作為歐元的堅強保證,用歐元擠掉美元,成為世界唯一霸權貨幣這個終極目標,向前大大推動一步。

  其時,美元由OPEC剩下的石油儲量支持(世界儲量的50%左右),而歐元則搶佔世界石油的大約10%、20%或者30%——這要看我們採用1150億桶、2000多億桶,還是3500億桶中的哪個數據了。這個大蛋糕,法、德(歐元區的兩大核心)看了,能不動心?

  你說法國人會在安理會上投票讚同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順帶打翻這個美好的前景麼?

  薩達姆做完這幾個部署,心里踏實了不少:擁有一票否決權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被他搞定了三個。

  他篤定聯合國安理會一定不會授權美國人進攻伊拉克:美國人將會面臨三張有效的反對票。

  他的判斷是對的,美國人的情報係統和決策層也認同這一點。但美國根本沒有試圖爭取安理會的批準,而是繞開安理會,拉上英國、澳大利亞、波蘭,單獨行動。

  2003年3月20日,美軍對伊拉克宣戰;4月15日,美軍宣布,伊拉克戰爭的主要軍事行動已結束,聯軍“已控制了伊拉克全境”。2006年11月27日,在小布什狂呼聲中——“那個人差點殺死了我爸爸!”——薩達姆被推上了絞刑架。

  美國未能遵守“大國一致”解決全球重大問題的原則,甚至將聯合國安理會一腳踢開。更加重要的是,除去美英之外的大國,包括中、法、德、俄在內,其核心利益都遭到巨大損害。所以,美國的行動,遭到全球的強烈反對。

  後來,我們在報紙上都能讀到義正詞嚴的文字:“這場戰爭遭到俄羅斯、法國、德國、中國、阿拉伯聯盟、不結盟運動等多個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的批評與譴責。 ”

  明白人都會忍不住輕輕嘆息:中國滿心期望的、阿赫代布油田以千萬桶計數的、幾美元一桶的“份額油”泡湯了;俄羅斯百億美元的廉價石油生意泡湯了;法德“石油歐元”的美夢泡湯了……

  更加重要的是,美國人拋棄聯合國安理會機制,拋棄了自從二戰後就得到全球一致認可和遵守的原則——“大國利益都得到照顧,然後達成大國一致,從而解決全球問題”。其表現出的姿態表明:此後,美國人將完全無視其他任何國家,包括一切強國的意志和利益。

  至此,中、俄、法、德這些全球大國能忍嗎?它們哪個不是立國千年以上?什麼大風大浪沒有見過?哪個不是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從爾虞我詐中拼出來的?哪個是省油的燈? 

  美國人真的以為2001年“風景這邊獨好”,所以沒有人能對抗他們的意志?太狂妄了吧?

  小布什根本不在意。他有自己的理由:到宣布勝利那一刻為止,“據美國官方公布,整個伊拉克戰爭中,死亡的美軍人數為128人,其中110人陣亡,18人死于事故。英軍士兵死亡31人。戰爭消耗了美國大約200億美元。”

  實際上,我們翻閱照片,就會發現,在2003年對薩達姆政權26天的戰爭中,美軍士兵漫步戰地,悠閒得很,哪里像在打仗的樣子?他們的神態,正如毛主席所說的“勝似閒庭信步”。原因很簡單:他們根本不擔心遭到抵抗,因為作為敵方的伊拉克高級軍官,尤其是薩達姆最信任的、最精銳的共和國衛隊的高級軍官在瑞士銀行的賬戶上,都被打入了數額不等的美元存款。那幫當官的——戰前早就是“裸體當官”了——捏著存折、按照戶頭,去瑞士追尋自己的美元存款,順便輕松移民國外,享受生活去了。在侵略軍槍口下戰栗的,從來都只是百姓。

  站在小布什的角度下判斷:損失極小——總共才128個炮灰,外加200億美元的花銷;與之對應的,是巨大的收益——伊拉克地下價值萬億美元的黑金寶庫從此歸美國啦!

  你們盡管反對吧,能奈我何?

  2003年5月1日,小布什在返航的“林肯”號航母上得意揚揚地宣布:伊拉克戰爭勝利結束!

  霸王硬上弓的行動,完美結束!接下來的,是嚴格、公正、公平地執行2001年就制定好的分贓協議階段!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