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禮物 說話 流深 存在

時間:2013-07-24 14:29   來源:中國臺灣網

  禮物

  一個讀者,是在清華讀理科的女生,曾經寫過很長時間的信給我。

  那日依舊有信來,信里談及:寢室里有同學要過二十歲生日,一屋子的人幾乎聊到天亮。過去的記憶,將來的路,愛情,友情,各種想象和質疑。後來上了床再無法入睡。覺得我十九歲的生命,像被逼著去接近另一個高度,一切在十幾歲間發生的事都無可避免地打了封印,在背景里暗下去。我沒有做好準備去工作,去結婚,去處理瑣碎而真實的邊邊角角。但它們越來越近了……

  也許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就是這樣出來。當一些女孩沉迷在日劇,指甲油,隔壁班男生的擁抱,百貨公司里的某條新款裙子里的時候,另外的女孩子已經走到了前面,站在自己內心的邊緣,觀望黑暗深淵,試圖找到微明時分的光亮。

  這樣的屬于青春悵惘的思慮,非常熟悉。僅僅只是因為她比身邊的人提前走了一小步。她看到的東西越多,快樂也便越少。

  但是時光其實始終超越我們的想象。我們的心可以走到時光的前面,所喪失和接受的東西,依然要遵循時光的原則。

  比如在年少時候渴慕過的經歷,有時候要等到滄海桑田之後才能實現。

  一直緊抓不放的錯覺和幻象,最終也要被迫對它們學會放手。

  曾經愛過的人,曾經做過的事情,以後會懂得雖然誠實但並不正確。

  一路走一路丟棄一路尋找。撿棒子的狗熊並不愚蠢,它只是在做它直覺中的事情,它也許會有兩個結局,最終手中空空,什麼都沒有。或者抓住它最後撿到的那個棒子,對它自己說,就是這個了。

  就是這樣。結局又算如何。如果僅僅是為了結局,那麼我們可以從出生就直接走到死亡。

  所以,想對她說,對越來越近的東西,不需要猶豫。任何來的東西,都不一定是最終的結局。我們手中所擁有的,所多出來的,無非也就是這樣一段徘徊和悵惘的過程。這里並沒有任何是非對錯的標準,有的只是經歷。

  重回故鄉的時候,在自己度過少女時期的房間里,找到了十年之前的舊信。一整夜閱讀舊信。然後找到那個寫信給自己的人。在十七到二十一歲的五年里面,曾經給彼此寫了三百封左右的信。一律是手寫郵寄。對他說,這也許是青春留給我們的唯一印記。

  多麼可貴。對于一個人,寫下自己的心跡,用彼此坦白溫柔的心緒融合。這樣的信,有可能是此後一輩子都不會再回復的能力。那種年少的愛的能力。

  一切過去的事的確都無可避免地打了封印,在背景里暗下去。生命里始終有逼近的東西,並不可跨越。隨著年歲漸長,開始相信,在人的一生中,最大的財富,是回憶。

  時光把它包裹住的禮物贈予。我們不帶遺憾地前往。

  ——《清醒紀》(2004年)

編輯:馬小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