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如何與周圍的人交流,如何在天地間謀事,決定了自己能否生活得愉快,工作得順心,感情是否充實幸福,事業是否成功輝煌。特別是在競爭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今天,我們能做到“我不害人”,卻不能保證“我不會被人害”。環看周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每天都在費心計算,汲汲爭先,求功立名。他們更多關注的是事業的成敗,股市的漲跌,而常常忽略了人所在的生存環境,忽視了身邊的愛情與親情,以至于在功成名就之時,依然苦惱萬分。
季羨林先生認為,人與自然的關係要想處理好,就應該像古人對待大自然的態度一樣,做到“天人合一”,把自然當成自己的夥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人與人的關係,季羨林先生說:“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日子久了,難免有點磕磕碰碰。在這時候,頭腦清醒的一方應該能夠容忍。如果雙方都不冷靜,必致因小失大,後果不堪設想。”而處理個人內心的思想和感情矛盾,則應該學習諸葛亮的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總而言之,要懷揣一顆從容之心,淡泊名利,寵辱不驚。
夏天炎熱的中午,小娃娃和媽媽一起在門口的大榕樹下乘涼,也許是因為今年雨水少,除了榕樹下耐旱的幾株雜草,門前的一整塊地都是一片枯黃。
小娃娃說:“媽媽,我想要一大片青草地,和大黃狗一起在上面打滾。我們快撒點草籽兒吧!”
媽媽微笑地看著娃娃說:“好啊!不過還得過些時候,得等天涼了才好。”
轉眼就到了中秋,秋風起的那天,媽媽拿出一包草籽兒,和娃娃一起來到大榕樹下。小娃娃可高興了,抓起一把草籽兒就撒了出去,無奈秋風陣陣,草籽兒都隨著秋風飛走了……小娃娃一下就急了,“哇”的一聲開始大哭起來。“媽媽,這可怎麼辦?風都把草籽兒刮跑了。嗚嗚……”小娃娃邊哭邊問。
“沒關係,風吹走的都是空的,不礙事。”媽媽慈愛地說。小娃娃這才破涕為笑,又繼續開心地撒草籽兒了。
草籽兒剛撒完,不知哪里來的一大群麻雀馬上就圍了過來。小娃娃可著急了,跑上去趕了這邊,又趕那邊的鳥,“媽媽,草籽兒都讓麻雀給吃了。”“不慌,種子多著呢,鳥是吃不完的。”過了幾天,突然下起了雷陣雨,大雨傾盆而下,可急壞了小娃娃,“媽媽,媽媽,草籽兒一定都被大雨衝走了。我們不會有青草地了,嗚嗚……”“草籽兒到哪都能發芽呢,不怕。”媽媽胸有成竹地說。
七八天過去了,門前果然綠油油地長出了一大片青草地!甚至連房檐上都泛出了綠意,青青的,很誘人,這可樂壞了小娃娃,笑得直拍手:“好看,好看!媽媽,太好看了!”
媽媽還是笑瞇瞇的,淡淡地說:“隨大自然的意,挺好。”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失意了不必害怕,受挫了也無須憂傷,不必為生活的磕磕碰碰而耿耿于懷,放下過高的期待,“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順其自然地享受人生旅途中的一切,平實地處世,心自在了,一切便都好了。
有人曾問蘇格拉底:“請告訴我,為什麼我從未見過您蹙眉,您的心情怎麼總是這樣好呢?”蘇格拉底笑笑說:“我沒有那種失去了它就使我遺憾的東西。”這就是大哲人蘇格拉底幸福人生的大智慧。人生何嘗不是如此,跌倒了其實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站起來的時候記得應該拂去身上的沙子。釋然地面對人生的得失對錯,蘇格拉底也正是這樣做的。有一次,蘇格拉底跟妻子吵架後,剛走出屋子,他的妻子就把一桶水澆在他頭上,弄得他全身盡濕,蘇格拉底于是自我解嘲地說:“雷聲過後,雨便來了!”
同樣一件物品,同樣一件事情,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態來觀望,投射到不同人的心靈深處,便會有不同的效果。一個裝了半杯酒的酒杯,你是盯著那香醇的下半杯,還是盯著那空空的上半杯呢?
平和的心態是一種人生至高的境界,一種面對繁華常保內心的平靜與達觀的況味。人的一生中在某一段時間內保持平和的心態並不難,難的是在榮耀和地位紛至沓來時,仍能保持平和的心態。所以若想要人生沒有煩惱,就應該學會用平和的心態處理好人生的三大關係,用哲學的積淀凝練人生之大智慧。
莫嘆世態炎涼,只要心態不涼
年齡大小與處境坎坷同對世態炎涼的感受成正比。年齡越大,處境越坎坷,則對世態炎涼感受越深刻。反之,年齡越小,處境越順利,則感受越膚淺。——季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