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8

時間:2012-10-29 14:53   來源:中國臺灣網

  人在世間行走,往往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機會去選擇,沒有時間去作出決斷,事情就已經來臨了,而且有的時候是事情在追著你走,推著你走,讓你不得不去面對,逃不掉,躲不了。那麼,也許最好的解決辦法真的應該做到“心不動”,人不枉動,不動也就無從受傷。這也許是保護自己免受傷害最簡單的辦法。

  以平常心處世,則人生處處是春風。我們在這世間生存,無從躲避一些突如其來的變故,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很多事情。以平常心處世,讓自己保持冷靜,也時時反省,心存善念,這樣才能做到處變不驚。

  同樣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去想,它就會有不同的結果,那麼即使是壞事也能變成好事。而不應該揪住對方的缺點,無休止地為自己辯解,應以一顆不造作、無是非、無取舍之心去對待所發生的一切。這就是安靜處事的平常心之道。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則趣聞,說的是乾隆年間的一件小事。按照當時的習俗,一些風雅之士會在扇面上題些字畫。有一年夏天,乾隆皇帝得知內務府新進了不少折扇,便選了一把自己最為喜歡的,命當時名滿天下的才子紀曉嵐題上王之渙的《涼州詞》。都說伴君如伴虎,這不,紀曉嵐一不小心,居然在題字時漏題了一個“間”字。這下惹得龍顏大怒了,“好你個紀曉嵐,居然敢欺瞞朕!”乾隆把扇子一丟,滿臉不快。

  紀曉嵐平時在朝廷上樹敵許多,這下周圍的人都不做聲了,群臣戰戰兢兢地站立一旁,有為紀曉嵐擔憂者,也有幸災樂禍準備看好戲者。不過,紀曉嵐什麼大風大雨沒見過?他也不多說話,先撿起折扇細細瞧瞧。然後腦筋一轉,不動聲色地對皇帝說:“啟稟皇上,臣題的不是詩,而是一首詞。” 

  “大膽!明明就是一首詩,怎麼成了詞?”乾隆怒氣未消,怎能輕易饒過紀曉嵐。

  紀曉嵐也不慌,神色自若地說:“皇上請息怒,且讓微臣念給皇上聽。” 接著,紀曉嵐朗聲讀道:“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好!好!”紀曉嵐話音剛落,乾隆便連連稱讚。的確,如此一斷句,原來工整的一首詩,馬上變得靈動起來,卓有風姿,且意境更高一層。難怪乾隆一聽就轉怒為喜了,不僅免了紀曉嵐的欺君之罪,還賞賜了他。紀曉嵐“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機智,也真是值得這樣的稱讚與賞賜。

  在泰山將崩、大禍即將臨頭之時,紀曉嵐依舊能保持鎮定,保持頭腦清醒,並積極尋求解決的良方,如此定力,不是常人所能具備。莎士比亞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的才華智慧如果無法運用在最需要的時候,便和庸碌平凡沒有差別。”紀曉嵐臨危不亂、從容面對,恰恰是他大智慧的體現,也難怪他能成為清代才情冠絕一時的大才子。

  在生活中,我們不可避免會遭遇一些突如其來的災難或困境。這時,你是否也能如紀曉嵐一般,得寵不驕矜,臨危不失措,以平常心處世,並隨機應變,讓難題迎刃而解呢?若能做到平心靜氣地思索,我們自然就會知道淡定自若的可貴之處。芝麻大的困難,若是亂了陣腳,冒冒失失地處理,或許麻煩就會越來越大。與其這樣,還不如先將情緒穩定,尋求解決之法。即便仍舊難逃一劫,那至少也保持了優雅和尊嚴。

  方東美博士是一位很喜歡遊泳的哲學大師,經常跑到大河里去遊個痛快。有一次,他正遊得開心,突然感覺身子往下沉。出于人類求生的本能,他拼命掙扎,結果,越掙扎越往下沉。但是轉念一想,博士馬上就釋然了,“自己是個哲學家,應看開生死,如此貪生怕死的樣子太難看了,即便死,也要灑脫一些啊!”心情一放松,博士的四肢也自然放松了,他很快就浮出了水面,自由地遊回了岸邊。

  人處于危難時刻,往往容易緊張,因而忘記了自己固有的能力。方東美明明是會遊泳的,若是放松了,水根本無法溺住他。可一旦緊張,自然就會手忙腳亂,全身緊繃,遺忘了自己善于遊泳的事實。

  人生並不是靜若止水,總有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此時,淡定泰然的心智決定了你能否轉危為安,能否將事情處理得圓滿妥當。所以,當風波驟起時,泰然處之的態度可能將小麻煩消滅,將大麻煩減小,甚至有時能讓滅頂之災得以化解。

  一次,阿凡提的驢掉進了一口廢棄的枯井,驢不停地哀嚎著,希望主人能救它出來。但是,絕頂聰明的阿凡提想盡了一切辦法,仍無法把驢救出來。無奈之下,阿凡提就想:那就將枯井填了吧,起碼可以免去後來人掉入其中的痛苦。

  于是,阿凡提去附近的村子找了幾個村民來幫忙,開始挖土填井。但奇怪的是從第一鏟泥土落下去開始,一直在哀嚎的驢子突然停住不叫了。就在眾人以為驢是知道自己逃脫不了死亡的命運的時候,忽然發現驢居然越來越靠近井口了!這頭聰明的驢每當有泥土落下的時候,都會把身上的泥土抖落,再將泥土踩在蹄下。它將原本要埋葬自己的泥土當做了拯救自己的梯子!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如此,清代帝師翁同龢說:“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意指古今聖賢都有大氣度,無論是遇到驚天動地的大事,抑或是面臨巨大的誘惑與危險,都能做到心靜如止水,泰然處之。古人說的靜氣正是今人所倡導的平常心,越是到了大難臨頭之時,越要像阿凡提之驢一樣平靜心氣,切忌驚慌失措,須知臨危不亂才能救己于水火。

  奇妙而漫長生命的旅程,難免危機四伏,枯井洼地常有,有時會絆住我們腳步,阻礙我們的前行,而那些煩惱和挫折,就是加之于我們身上的泥沙。如果我們勇敢面對現實,從容不迫地接受現狀,而不是喪失理智地自暴自棄,哪怕只有一絲微光,我們也要執著地前行,用一顆平常心去感知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正能量,就能發現潛藏于困境中的助力,讓泥沙成為墊腳石。只要我們鍥而不舍地將泥沙抖落,然後踩在腳底,那麼,即使掉入深不見底的枯井,也能安然脫困。滅頂之災,須臾之間便可化解。

  世界如此美妙,何必那麼浮躁?名利如浮雲,豈須昂首望?錢財身外物,無須太挂懷!胸懷一顆平常心,春風自然化雨來。心靈是我們的小世界,給心靈一片凈土,做自己靈魂的伯樂。你會安然,你會無恙。

  無為——許多問題是因為我們太有為

  有為有不為,知足知不足。研究學問不追隨潮流,而應潛下心來做好學問,讓潮流來追隨自己的成績。——葉朗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