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16

時間:2012-10-29 14:49   來源:中國臺灣網

  所謂空杯心態,就是要將心里的“杯子”倒空,將自己所重視、在乎的很多東西一起倒掉。只有將心倒空了,才會有外在的松手,才能擁有更大的成功。這是每一個想發展,尤其是想在社會上有所成就的人所必須擁有的心態,也是最需要的心態之一。

  人類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就是抓住了什麼就不願意松手。這樣導致的結果,往往就是無法繼續成長、超越,導致因小失大,乃至更嚴重的錯誤產生。外在的“松手”,來自內在的“空杯心態”。只有倒出你“杯子”中的水,才可以裝進新的水,更不至于讓原來“杯子”中的水發臭。

  有一位小學徒跟著老師傅學木工。小學徒是個很勤奮也很有悟性的人,他很快就掌握了做木工活的一些基本技能,做出來的手藝活也受到了顧客的誇獎。日子一長,誇獎小學徒的人越來越多,小學徒漸漸得意起來,也不太愛聽老師傅的話了。

  有一天,老師傅叫小學徒去抬幾根木頭回來,小徒弟可就老大不情願了。他心里想啊,我手藝活做得這麼好,哪還需要幹這些搬搬抬抬的粗活呢?雖然心里不情願,小徒弟還是忍著沒說什麼,按老師傅的吩咐去搬木頭了。

  老師傅是個眼明心凈的人,早就覺察到小徒弟的小別扭了。他便泡好茶,等著小徒弟回來。小徒弟回來的時候,老師傅說道:“過來喝口茶吧!大熱天的,辛苦你了!”小徒弟聽說有茶喝,大大咧咧坐了下來。老師傅便開始給小徒弟倒水,但是明明杯子已經滿了,老師傅還不停地倒。

  小徒弟一看急了,大喊:“師傅,杯子已經滿啦,你怎麼還要往里倒?”老師傅說:“是啊,既然已滿了,幹嗎還倒呢?”小徒弟一聽就明白了,師傅是在說,既然你已經很有學問了,幹嗎還要到我這里求教?“師傅這是告誡我不要驕傲自滿啊!”小徒弟羞愧極了,從此又踏踏實實地跟著老師傅學手藝了。

  所以說,空杯首先是態度問題。古語常說“謙虛使人進步”,“謙”就是一種禮貌,一種禮節上的心態,“虛”就是一種空杯心態,把自己歸零地去學習。人的生存環境不同,他的立場角度各異,同樣的事例故事,講述的角度不同,對他的實際可能是有道理,對你卻顯得荒謬。如此,在我們沒有明晰一種觀點所體現的立場、生存環境、角度、寓意時,請先行接納,然後理性反思剔除。自以為是只能導致盲目自大,而後自欺,然後欺人。

  任何事物都不能執著于極端,特別是空杯心態,尊重每一位好為人師者,所

  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兩人行,當有所學;一人處,應有所悟。”真的要學習,

  應把自己歸零,倒空杯子,理性地積淀。

  每個領導都希望自己擁有一流的團隊。任何希望自己有大發展的員工,都希望自己成為一流團隊的一分子。

  聯想早期創業者之一柳傳志,曾被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邀請發表演講,他總結聯想的發展模式時,說:“對于聯想集團的快速發展,我最深刻的體會是,聯想有著先進的人才管理機制——時刻歸零。”不自滿的團隊才能不斷有突破,不斷有新產品問世,一個公司才能不斷發展。

  據說,聯想所有的管理者和員工在入職的第一天,都會被要求:不管你是誰,也不管個人還是公司,永遠不要把過去太當回事,永遠要從現在開始,進行全面的超越!這個理念貫徹在聯想集團的整個管理工作中。而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的“歸零”成長經歷。

  楊元慶進入聯想後,不僅工作出色,還很受柳傳志器重。集團內部的聰明人便隱隱看出來,柳傳志正把他當做下一代接班人來培養。但是,自從進入聯想以來,一路的工作順順利利,再加上領導對他十分厚愛,楊元慶雖談不上驕傲蠻橫,但難免有些自以為是。尤其是當他的看法和別人不一致時,他不太懂得委婉處理,因此經常會和一些領導鬧一些不愉快,而他卻一直都沒有覺察,甚至還有越來越嚴重的傾向。

  柳傳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一次,便借著一件小事,在大庭廣眾之下狠狠批評了楊元慶一通。

  楊元慶從來沒受過這樣的委屈,很受不了,甚至當場就紅了眼圈。下班回家的路上,楊元慶一直怒氣衝衝,到家的時候,他下定決心要辭職,離開聯想。但是最初的衝動過後,楊元慶冷靜下來,認真反思了自己的行為表現,最後他終于想通了,的確是自己做得不對,柳傳志的批評,既是為單位好,也是為了自己好,否則他完全沒必要發這麼大的脾氣。于是,他撕掉已經寫好的辭職書,十分認真地寫了一封檢討書,詳細地反省了自己的錯誤,還提出了一些補救措施。

  從辭職書到檢討書,楊元慶做了一次十分徹底的“歸零”,這也是他的管理理念的一大提升。這次“歸零”之後,楊元慶開始嚴格要求自己,最終成為了聯想的董事長。不僅要能幹,還要敢于“歸零”,不斷反省,這是楊元慶的成長經歷,正是良好的“歸零心態”激發了他的不斷成長。

  “歸零”,是“空杯心態”的“極致”體現,是最完全、最徹底的空杯,能夠讓人保持清醒而不自滿。“時刻歸零”則告訴我們,“歸零”不是一次或幾次就足

  夠的,“歸零”還應該成為一種生活和工作的常態。如果希望成長無休止,那麼超越也必須無休止。如果要超越無休止,就必須歸零無休止。

  欲望是心底的一個空洞

  我的財富並不是因為我擁有很多,而是我要求得很少。從某個角度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都已經擁有很多了。——陳獨秀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