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19

時間:2012-10-29 14:49   來源:中國臺灣網

  最理想的人生,大約就是在人生所有的重大節點上,在生活所有的平常細節中,都可以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自由地選擇吾愛。

  其實每個人在作出選擇之前,心中都有一把標尺。但是這把標尺不一定是自己的,有時是別人的目光,有時是社會的現實,有時是世俗的壓力。這些標尺往往會禁錮我們的思想,限制我們的方向,阻礙我們的腳步。每個人都曾經為了顧及他人而舍棄了自己的標尺,但無論如何都要記住,人生是自己的。大多數的選擇都是要按照自己的心來量身打造,這樣穿著的衣服才不至于過大而變得臃腫,或者過緊而變得不舒適。

  選擇有時候只是一種心態,我們會迷惘,是因為我們沒有想到自己,而是想到別人。人生的路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自己的人生本來就應該由我們自己來掌控。所以無論什麼時候,都應該統一自己的“標尺”,這樣我們就不會在猶豫中浪費時間,也才能更堅定地走向自己想要的美好未來。

  那一年,他考上了哥倫比亞大學的法律專業。雖然前景可期,但他卻逐漸發現自己並不真正喜歡法律。上專業課時,他絲毫提不起精神來,甚至幻想把課本扔到教授身上發泄憤懣。

  此時,他接觸並喜歡上了計算機,每天瘋狂地編程。老師和同學們都對他的“不務正業”非常訝異。終于,大學二年級的一天,他做出了一個重大的人生選擇——放棄此前一年多在法律係已經修完的學分,轉入該校默默無聞的計算機係學習。

  那時候,計算機還屬于新生事物,哥倫比亞大學的計算機係也只是剛剛創立,連三十個學生都不到,社會上也還沒有所謂“計算機專家”這類人。

  他的選擇使認識他的人感到很不理解,朋友們都勸他謹慎考慮,但他卻認為:人生只有一次,不應該浪費在不感興趣、沒有成就感的領域,一輩子從事一份沒有激情的工作是非常可怕的。

  雖然他對自己的決定非常堅定,但連他自己也沒想到,進入計算機領域的他簡直是如魚得水,整個身心充滿了激情。後來,他又進入卡內基梅隆大學,繼續攻讀計算機方面的碩士及博士。他開發的“語音識別係統”獲得了《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的最重要發明獎。他于1998年加盟微軟,創立了微軟亞洲研究院。2000年他升任微軟全球副總裁,是微軟高層中職位最高的華人。2006年他又出任了谷歌公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2009年他從谷歌中國離職,成為了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他就是李開復。直到現在,他談起大學時代的選擇仍然感慨不已,如果不是那天的選擇,他就不會在計算機領域取得如今的成就;如果不是那天的選擇,他可能仍是美國小鎮上一名既不成功也不快樂的律師。

  如果你真的想活出精彩的人生,那麼請記住:當你面臨人生的重大選擇時,請拒絕作出違背內心的選擇。有的時候,很多事情根本無法解釋清楚,你要做的就是跟隨你的內心,並祈禱自己做出的選擇是正確的。

  “人生的旅途十分短暫,你應該珍惜自己所擁有的選擇和決策的權利,雖然可以參考別人的意見,但千萬不要隨波逐流。”這不僅是李開復對每一個追求夢想的人的真誠告誡,更是對他自己人生的一次總結。

  一個忠于內心的人,永遠不會身陷囹圄,不會孤獨無助,因為自己永遠是一個人最忠實的戰友。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不管是要在煩亂的世俗浮沉還是留存心底的一絲清凈,只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探聽自己的本意,總不會有多大的錯誤。因為,人生來這一世,不容易,活過,愛過,折騰過,才沒有遺憾。

  選擇,把握命運的關鍵點

  有些岔道口,譬如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馬寅初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