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在開辟一條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路。有的路柳蔭匝地,有的路落英繽紛,有的路看起來陰雲密布,實則柳暗花明仍有一村,有的路望去陽光明媚,誰知卻暗藏埋伏,艱險重重,而只有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路。
雄鷹翱翔天際,遊魚遁藏淺水,雄獅稱霸草原,獨狼夜行山林,它們因為選擇了適合自己的位置才創造了生命的極限;小橋溪邊悠然,秋日漁歌唱晚,大漠孤煙壯麗,竹園清風沉醉,它們因為選擇了適合自己的方式才創造了美景奇觀。師法自然,可得真諦。任何事情只有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有一個年輕人,每天勤奮努力,希望可以強過身邊的所有人。但他努力了很久,還是沒有大的長進,為此,他很苦惱,于是跑去請教隱居在山中的大師。
大師聽了年輕人的話,便把正在砍柴的三個弟子叫過來,囑咐說:“你們帶著這位客人到對面的山上,打幾擔柴火回來。”年輕人便和三個弟子沿著門前湍急的江水,直奔樹木蔥蘢的大山。
他們回來的時候,大師在原地迎接他們。年輕人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地扛著兩捆柴,踉踉蹌蹌地走回來;兩個弟子一前一後,前面的弟子用扁擔左右各擔四捆柴,後面跟著另一個弟子。過了一會兒,最後一個弟子劃著一只木筏,從江上回來了,他也帶回了八捆柴火。
年輕人望著木筏上堆得高高的柴火,眉頭高聳,一言不發;而大師的三位弟子都立在原地,坦然地看著大師。于是,大師問年輕人:“不高興了?覺得自己沒做好?”“大師,讓我們再砍一次吧!”年輕人急切地說,“我一開始就砍了六捆,扛到半路,就實在扛不動了,只得扔了兩捆;又走了一會兒,還是壓得喘不過氣,只得又扔掉兩捆;最後,我只把這兩捆柴火扛回來了。可是,大師,我真的非常努力了。下一次,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的。”
“我們正好相反,”大弟子說,“剛開始,我和二師弟各砍兩捆,將四捆柴一前一後挂在扁擔上,跟著這位客人走。我和二師弟不時輪換擔柴,不但不覺得累,還因為休息得當,越走越輕松。所以,我們又把客人丟棄的柴火挑了回來。”“那你呢?”大師問小弟子。“我個子矮,而且力氣小,別說兩捆柴火,就是一捆,我也走不了這麼遠的山路,所以,我選擇劃木筏……”
大師和藹地看著弟子們,微微頷首,表示讚同。然後,大師走到年輕人面前,拍著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年輕人,你要永遠記住:選擇正確的道路,永遠比跑得快更重要。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路本身沒有對錯之分,關鍵是,你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只有適合自己的選擇,才是最好的選擇,我們不必苛求自己做到完美。兔子不必去學習遊泳,它只要會打洞就已經是一只優秀的兔子。
華茲華斯曾說過:“適合自己的生活才是美好而詩意的。”同樣,只有適合自己的選擇才會帶來光明的前景。當然,這一段旅程也會有崎嶇坎坷,但已經選擇就不怕風雨兼程,因為我們已經為自己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適合自己的路。那麼就勇敢地拼搏,享受這條路上的風景吧,讓自己活出一個精彩燦爛的人生歷程!
這世上並沒有所謂的最好選擇,只有更好的選擇。人們往往想要一種萬全之策來擺脫困境,可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間總是有太多的不完美。很多時候,我們也只有在爛蘋果中挑選出一個不那麼爛的蘋果。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分析困境,“兩害相權取其輕”,選擇一個危害較小的方法,這樣就是最好的選擇。
很多人在選擇之後,總會想如果選擇另一條路的話,是不是會有較少的遺憾。其實只要有選擇,就必然會有所遺憾,我們不可能不留有遺憾,完美的結局只會出現在美麗童話里。有得到,有失去,有擁有,有放棄,有酸甜苦辣,有悲歡離合,人生因選擇而多姿,因不同而豐滿。樹木歷風雨而生年輪,正因為這樣的痛苦和惋惜,我們才會更加珍惜所有。所以經過嚴寒的人,才知道陽光的溫暖;飽經艱辛的人,才會懂得人生的珍貴。
泰山奇,華山險,黃山絕,峨眉秀,玫瑰芬芳,百合秀麗,因為它們選擇了適合自己的,你有芙蓉如面柳如眉,我腹有詩書氣自華;你是大家閨秀,溫文爾雅,我是小家碧玉,同樣秀麗;你馳騁政壇,躍馬商場,我琴棋書畫,天下奇絕……
每個人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才能把自己變成最好的。
做正確的事比把事做正確更重要
從正確地做事情上,管理者是學不到什麼東西的。學到東西,只能來自錯誤地做事情。做正確的事遠比把事做正確重要。——許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