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19哺乳(1)

時間:2012-08-15 09:22   來源:中國臺灣網

  產後第二天,如果你的乳房還是沒有任何出奶感覺,家里人就難免耐不住要給小寶寶喂奶粉了,甚至開始質疑你到底有沒有奶,你也許會沮喪地認為自己還不如一頭 “奶牛”合格。如果你是剖腹產媽媽,又會有很多人來告誡你,剖腹產的產婦都沒有奶,所以你就趁早打消了母乳喂養的念頭吧……其實很多媽媽都是在產後的第三四天分泌初乳的,這種情況很正常;在這之前只要你了解並確實做好了以下的幾點,不管你是剖腹產還是順產,順利泌乳根本不是什麼大問題。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選擇

  現在鋪天蓋地的奶粉廣告真是深入人心,但是仔細想想,他們怎麼誇張也不敢標榜自己是超越母乳的,最多只是 “最接近母乳”。更何況之前的三聚氰胺事件讓人們膽戰心驚,事實上,母乳才是寶寶最好的選擇。

  母乳是為寶寶量身訂制的:每一位母親的乳汁,都是為她自己的孩子量身訂制的,沒有哪兩位母親的乳汁成分是一模一樣的。每一位母親的乳汁都會根據自己孩子成長的情況,每天有所調節,甚至一天之內隨時調整。比如,早產兒母親分泌的乳汁比足月兒母親的乳汁含有更多的免疫球蛋白,而奶粉成分則是固定的。

  母乳沒有副作用,這是奶粉無法做到的:奶粉的主要成分是牛奶,但是在制作過程中,牛奶經過了多道工序的加工。比如,要添加水稀釋牛奶,要添加糖彌補損失的熱量,要添加防腐劑,要添加各種缺少的營養成分,並且還要調節牛奶中不合理的鈣、磷、鎂、鐵、鋅等元素的比例。奶粉中有些多余的物質會增加寶寶腎的負荷以及消化道的負擔,使得寶寶的血糖升降過快,甚至為寶寶將來的健康埋下高血壓、少年糖尿病和青春期肥胖症的隱患。相比之下,母乳中含有四百多種營養元素,這些元素大部分都是利于嬰兒大腦發育的成長素,是任何奶粉制造商都無法倣制的,盡管某些奶粉中添加了人工提煉合成的DHA和AA,但這與母乳中的成分相比還是望塵莫及。

  母乳喂養的寶寶少生病:母乳中的抗體給寶寶設立一道天然屏障,保護寶寶不受疾病的侵擾,尤其可以預防呼吸道、腸道、耳道感染等嬰兒常見病。大量的調查研究表明,在以上常見的感染疾病方面,人工喂養的嬰兒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相比母乳喂養的嬰兒高十幾倍。根據一項在芝加哥進行的調查,人工喂養嬰兒死于呼吸道感染的幾率比母乳喂養嬰兒高120倍。另外一項在美國進行的調查顯示,母乳喂養嬰兒在一歲之內患病率僅為25%,而人工喂養嬰兒的患病率則高達94%。母乳中的免疫因子還會根據孩子的身體狀況進行調整,並自動濃縮抗體,在寶寶身體內存活七八年之久,有效降低寶寶在整個童年期的患病幾率。人工喂養則增加了病菌入侵的機會,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還會因用具消毒不嚴等原因,使寶寶感染病菌、病毒而生病。

  母乳喂養的寶寶更聰明:所有的哺乳動物都分泌乳汁,所有乳汁的基本成分都是水、蛋白質、乳糖、維生素、礦物質,還有消化繪以及激素,等等。然而,不同物種根據自己的成長速度、行為和需求,所分泌的乳汁成分也各不相同。比如,乳糖促進大腦的發育,智商越高的哺乳動物,其乳汁中的乳糖含量越高,相比其他物種,人類的母乳中乳糖含量最高。

  母乳中還含有天然的膽固醇,這對于寶寶頭兩年的成長發育,尤其是大腦和神經係統的發育以及維生素D的生成,都是必不可少的。缺乏膽固醇和DHA會導致成年人患上心臟和中樞神經係統疾病。多年的調查研究表明,母乳喂養寶寶的平均智商高于人工喂養寶寶,而且接受母乳喂養時間越長,相對智力優勢則越高。

  母乳喂養的寶寶消化吸收更好:母乳含有生化繪,有助于寶寶消化。乳清是母乳的主要蛋白質,對腸道好、易消化,其養分大多可被寶寶完全吸收,所以母乳喂養寶寶的大便非常通暢。而奶粉的主要蛋白質是酪蛋白,會形成橡膠般的凝乳,非常不容易消化,難以被寶寶完全吸收,大多成為廢物,因此人工喂養寶寶的大便又硬又臭,還經常有便秘的痛苦。母乳保護寶寶不對其他食物過敏,減少罹患其他過敏引起的疾病(如哮喘、濕疹、花粉過敏、慢性腸炎等)的幾率。奶粉喂養的寶寶則沒有這麼幸運。

  母乳喂養的寶寶極少貧血:雖然母乳中鐵的含量比較少,但其中的鐵是活性鐵,吸收率高達75%。而且母乳中含有更多的乳糖和維生素C,有助于鐵的吸收。相比之下含有強化鐵的奶粉的吸收率不到10%。根據美國兒科專家的研究和調查,純母乳喂養至7個月的嬰兒群體中沒有發現一例貧血,純母乳喂養至7個月的嬰兒在1歲時,比那些較早添加了含強化鐵的奶粉或米粉的嬰兒,血紅蛋白高出許多。為避免缺鐵性貧血、過敏症、營養不良等問題,國際母乳會、美國兒科學會都推薦母親們純母乳喂養嬰兒至6個月以上,不建議6個月以前添加輔食。

  母乳喂養的寶寶牙齒好:牙醫們鼓勵長期母乳喂養,因為吸吮動作有助于面部肌肉和牙床的發育,有助于寶寶長一口健康牙齒和一張漂亮的臉蛋兒。而奶粉喂養的寶寶則容易發生齲齒和口腔變形。

  母乳喂養可以有效降低成年後許多疾病的發病率。

  母乳喂養可以有效降低以下疾病在少年和成年期的發病率:闌尾炎、氣喘、乳腺癌、少兒癌症、結腸炎、糖尿病、濕疹、胃腸炎、胃食管回流、腹股溝突出、少年風濕、關節炎、白血病、多發性硬化、骨質疏松、呼吸道疾病、兒童猝死綜合徵、泌尿係統感染、視力問題、百日咳、耳炎。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