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就在卡特演講大受美國民眾追捧的時候,紐約的美國金融市場也用自己的方式對卡特的演講作出了反應。不過這次是負面的。各銀行的短期信貸利率迅速從10.25%上升至10.75%——用市場術語來說,這是僅發生在一天之內的50個基本點的鋒利擺動,直到後來美聯儲採取行動向銀行體係注入更多貨幣才使得利率得以下降;另外美國政府發行的3個月期國債利率和短期信貸利率也出現大幅度上揚。這些貸款利率的微小變化對于外行人來說或許算不上什麼,但對于投資人來說卻足以引起地震,0.1%的市場利率變化將會演變成其他交易行為中數百億美元的倍增。
華爾街的反應是美國政治陷入麻煩的信號,其表達了華爾街對美國未來的焦慮和敏感,表達了對卡特政府是否有能力重新遏制通貨膨脹的懷疑。華爾街的每日起伏通常可以被解讀為暗潮洶涌的政治變化,以場外交易為特點的各種經濟數據就是對美國政府事務的注解和點評。就在卡特發表演講的第二天,市場的經濟專家們宣稱:利率的突然上漲恰恰反映了“投資人對卡特總統能源計劃的信心不足”。
當然,用政治來解讀金融市場運行結果極具主觀性。沒有人能準確預測經濟因素和政治焦慮會產生怎樣的聯合影響力去導致債權人和債務人在某一天哄抬利率。任何一個市場參與者都有權發表自己對市場行為意義的見解,這些專家彼此通常會產生意見分歧。不過盡管如此,時間能夠證明從華爾街搜集而來的各種輿論看法仍然可以真實反映出華盛頓政府的概況,並且不容忽視。金融市場上的悲觀預期(包括對國內和國外)可能會自我實現;由華爾街而起的政治反應最終會或對或錯地影響到實際經濟中的物價、房屋抵押貸款和工業擴張速度,簡而言之,這會影響到每位總統所力求實現的經濟繁榮。
按理說市場會想從總統那里得到安慰和一個許諾,許諾會採取果斷行動抑制通脹壓力。就在卡特發表演講的前兩周,各種金融數據導致人心惶惶,就像是對白宮發出的強力警告。在外匯兌換市場上以龐大數量進行買賣的美元一直在發生貶值——幾乎每天都在貶值。這意味著以銀行、跨國公司、富足投資人,甚至可能是其他國家政府為代表的貨幣交易員希望美元在未來幾周和幾月內繼續貶值,這樣一來他們手中持有的其他貨幣就會更加安全,例如德國馬克、日元、法郎、英鎊。這大致就是在說,美元價值的穩步下滑相當于對通貨膨脹的預測,一種只要卡特不立即採取有力行動、美國物價上漲就會更加嚴重的預測。“委靡演講”之後,美元隨即發生進一步貶值。
星期二,吉米卡特用行動證明了他的決心。他迅速解散全部內閣,辭退白宮原有工作人員,對每位高層任命者進行仔細篩選和審核,這位總統要“迅速”做出決定到底誰去誰留。這樣的行動意味著卡特總統任期內將呈現一個嶄新的開始,他要用大地震來證明自己才是白宮的“掌門人”。
而金融市場卻作出一個截然相反的結論。他們越發慌亂,無論是國內金融市場還是海外金融市場。星期三,美元價值再次下滑,金價在歐洲市場達到歷史高峰,已上升至每盎司300美元,而10年前牢牢掌控在美國政府手中的官方美元兌金價則是每盎司35美元。這種兌換價的急劇飆升是美國通貨膨脹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黃金是古老的財富象徵,與寓言中遠古時代的國王息息相關;而現代美國社會中除了金飾已經很少有人想要將其據為己有,但這種珍貴金屬每天都會在國際商品市場上交易,從某種程度上說,其在某些富足投資人看來是可以規避美國通貨膨脹的另一個“安全港灣”,紙質美元或許會持續貶值,但黃金卻能永久保值。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選擇安全的黃金,自然也就有越來越多的賣家哄抬金價,因而也就越發印證黃金會在美元持續貶值的情況下越來越有價值的預測。
白宮國內政策人員主管、卡特總統的私人經濟政策顧問斯圖亞特埃森斯塔特(Stuart Eizenstat)認為,金融市場對總統的改組行動產生了誤會。“總統毫無預警地解散內閣令金融市場變得過于神經過敏,”埃森斯塔特說道,“利率已經很高,金融市場並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他們正在考慮的是政府債券已經沒落的歐洲模式。”
盡管如此,白宮對華爾街的反應仍然憂心忡忡。一直對金融市場信心滿滿的美國財政部長W.邁克爾布魯門塔爾(W. Michael Blumenthal)也不得不承認,正是政府內部的緊張空氣“成就”了美元的貶值。這位部長是卡特內閣中強烈支持華爾街的官員之一,但如今就連他也不能確定自己是否還能繼續留在白宮。
星期四,卡特總統宣布內閣大換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