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戰場上的分遣隊與作戰排(7)

時間:2013-04-15 10:48   來源:中國臺灣網

  為了更好地進行伏擊戰,海豹突擊隊隊員必須輕裝上陣。他們不用腳蹼,因為它不利于滲透。他們也不攜帶電臺,而只攜帶隨身武器、兩彈匣子彈、一顆照明彈和一支帶紅鏡片的手電。雖然“高爾夫”分遣隊于3月19日到20日在西拉河滲透了3個伏擊小組,但是他們並沒有看見北越軍人的影子。

  隨著海豹突擊隊隊員在越南戰場的增加,一種新作戰形式便開始出現。從4月3日到10日,“高爾夫”分遣隊在芹交特區試驗一種新的偵聽站方式。他們要對某些特定的水路進行連續不斷的監視,比如北越軍人的供給線。為此,“海豹”們建立了幾個偵聽站,連續幾天不間斷地進行偵聽。這樣的偵聽方式使得海豹隊員能夠在較長的時間內有效地進行偵察和監視,省去了繁多的器材。偵聽的“海豹”只用攜帶必需品,偵聽期間也不用外來供給,因而大大減少了暴露的可能性。

  在這種偵聽方式被證明奏效後,海豹突擊隊開始實施偵聽與伏擊相結合的作戰行動。有的時候,海豹隊員需要在滿是蚊蟲和毒蛇的叢林中靜靜地守候四五天才能成功地完成任務。在收集聲音的時候,海豹隊員經常發現敵人就在眼前,有時好像僅距兩三米,甚至可以聽見北越軍人在低聲交談,北越軍人則沒有注意到自己正被人偵聽。

  這種偵聽方式使得在執行偵聽任務的海豹隊員被規模較大的北越部隊發現的時候陷入絕境,因為其他海豹隊員根本無法對其實施營救。在一次伏擊戰中,海豹隊員在陣地上靜靜地守了幾個小時,等待北越部隊從旁邊的河流經過。當一支舢板駛過來的時候,一名海豹隊員忍不住咳嗽起來,那只舢板趕緊調轉船頭逃走。這是幸運的,如果這支舢板是北越軍方船隊的第一只船,那麼海豹隊員的處境可就糟糕了。

  還有一次,在海豹突擊隊的作戰行動中,他們到敵佔區縱深執行伏擊任務。在開始實施伏擊之前,一支約60人的北越部隊來到他們設在岸邊的陣地前。海豹隊員迅速進入河里藏起來,只把經過偽裝的臉露在水面上。他們在水里整整隱藏了12個小時,直到北越軍人離開為止。北越軍人已經懷疑四周有美國兵,並且開始進行搜索,然而,在海豹隊員伸手就可以抓到北越軍人的距離下,北越軍人竟然沒有發現他們。當然,這個事件是發生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中。

  總地說來,“高爾夫”分遣隊在1967年實施的偵察與伏擊作戰使芹交特區的北越部隊經常受到破壞和騷擾,給北越部隊帶來了很大的心理負擔,因而其在越南戰場的行動被美軍認為是成功的。

  1968年1月22日,美國海軍作戰部部長授權海豹突擊隊一隊擴編,編制定額為軍官33人、士兵195人。直到這一年的7月份,海豹突擊隊一隊一共有了29名軍官、182名士兵,這些海豹隊員被編為12個排,但並非每個排都滿員。

  直到1968年,海豹突擊隊一隊已在越南投入5個作戰排,編為3支分遣隊。“高爾夫”分遣隊由3個作戰排和1名軍官組成,駐在雅貝,主要在芹交特區作戰。1968年,“高爾夫”分遣隊將作戰范圍擴大到了湄公河三角洲地區。

  “布拉沃”分遣隊由第5軍事支援司令部司令進行作戰控制,其主要任務是支援“鳳凰計劃”。這個分遣隊由海豹突擊隊一隊與海豹突擊隊二隊的各1個作戰排組成。

  “埃科”分遣隊由海豹突擊隊一隊的人員組成,由第5軍事支援司令部司令進行作戰控制,駐在峴港。這是海豹突擊隊派出的所有分遣隊中最小的一支,只有1名軍官與5名士兵,它的主要任務是訓練南越軍事人員如何在反暴亂環境中進行特種作戰。

  海豹突擊隊在越南戰場上的大多數作戰行動都是由“高爾夫”分遣隊進行的。海豹突擊隊的作戰情況很少出現在不帶密級的材料中,因此,在越南戰場上究竟哪個分遣隊執行的任務更多就不得而知了。

  “高爾夫”分遣隊在1968年實施的第一次作戰行動發生在1月2日。海豹突擊隊“布拉沃”作戰排的一個班離開雅貝,到湄公河三角洲西邊的平綏作戰。1月11日,“布拉沃”作戰排助理排長凱西率領偵察組悄悄接近一個北越軍人的掩體時,突然遭到猛烈的射擊。當時,他們不知道那個掩體中有一個5人的北越軍隊火箭班,于是便與之火力對抗,其中,1名北越軍人從掩體中衝出來,用AK-47自動步槍掃射他們,其余4名也向他們開火。助理排長凱西在北越軍人發射第一梭子彈的時候就被擊斃,成為1968年第一個陣亡的海豹突擊隊隊員。其他海豹立即撲倒在地,順勢滾到隱蔽物後隱蔽起來,一邊還擊,一邊後退,費了很大勁才逃了出來。

編輯:楊旋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