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譯者序

時間:2013-03-06 14:18   來源:中國臺灣網

  陳書

  有機會成為本書的譯者,我著實感到榮幸。翻譯本書之前,雖然知道自閉症這種疾病,但是並不太了解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疾病。當時也是抱著學習的心態參與這本書的翻譯工作。翻譯過程中,書里出現的一些醫學專業術語也讓我頭痛不已:一是專業性很強;二是關于自閉症的資料確實有限,很難找到一一對應的譯法,所以也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了。盡管編輯盡職盡責,恐怕書里仍然有因為我而存在的錯漏處,還望讀者諒解。

  翻譯這本書的我很幸運,能夠讀到這本書的你其實也很幸運。因為在我看來,這其實是一本勵志類書籍。看完就能領悟到該如何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如何心懷希望、積極樂觀地與病魔作鬥爭,並最終贏得勝利。

  書中的女主角凱麗是一個有自閉症的孩子,像她這樣的孩子需要全天候的照顧,偏偏她的母親又被確診為患有淋巴癌。父親一人外出工作,支撐整個家庭的開銷。凱麗的母親與病魔作鬥爭的同時,還得與保姆一起照顧三個孩子。撫養凱麗的過程之艱辛,常人是難以想象的——凱麗總是在深夜哭鬧,使得背負著生活重擔的父母也沒法兒睡個安穩覺。在這個家里,一覺睡到天亮也成了一種奢侈。即便她父親在書中對這部分也進行了詳盡的描述,但恐怕沒有類似經歷的人很難感同身受。

  其實,凱麗的父母偶爾也產生過放棄的念頭。雖然深愛著女兒,但是有時候也會忍受不了女兒的心智始終處于一兩歲幼童的狀態,始終需要他人照顧,始終“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無法與外界溝通交流,也會擔心凱麗永遠處于這種狀態,擔心這種煎熬永無止盡。但是每次這樣的念頭稍微有點苗頭,他們自己又立刻打消了。雖然有很多父母選擇了將患有自閉症的子女送到康復中心,他們卻努力把凱麗當作一般普通的孩子看待,想辦法讓她到公立學校就讀,跟其他正常的孩子一起上課。只有在形勢實在不允許的情況下,才會把凱麗送到暫托中心或交給他人照料。

  一家人十年如一日地付出,終于盼來了奇跡——凱麗終于學會了用筆記本一類的電子設備與外界溝通交流。後來,凱麗還入讀了一所普通高中!不得不說凱麗一家確實為有自閉症兒童的家庭增添了希望,樹立了榜樣。

  我認為這本書出版的意義在于,增加大家對自閉症這種疾病的關注,增加大家對患有這種疾病的人以及有自閉症患者家庭的理解和支持。讓沒有這類經歷的人知道自己是多麼的幸運,珍惜此刻所擁有的生活,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一些借鑒,萬一不幸降臨,也知道該如何堅強地應對。

  不久前從負責本書的編輯處得知,本書還將邀請田惠平女士作序,更加讓我倍感榮焉。我恰好在江西衛視的《深度觀察》里看到過介紹田女士母子的一期節目。我覺得她跟凱麗的父母一樣,是一位非常樂觀、非常堅強的家長。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像他們一樣——總是心懷希望、極力微笑著面對生活。

編輯:楊旋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