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邱行湘忘不了陳賡的臨別贈言:“如今我們解放了洛陽,解放了這里的人民,也解放了你。”
神話之粉碎,在邱行湘今天看來,那不過是歷史進程中遲早都會發生的事情。他感到慶幸的是,在解放軍彈如雨下的轟擊中,他沒有血肉橫飛,沒有粉身碎骨,而只是額頭的左部被彈片擦傷,雖然血流如注,但經繃帶包扎後並無大礙,也可謂死里逃生。
在邱行湘的記憶里,解放軍連續四十分鐘的猛烈炮擊之後,高懸在東北面大樓屋頂上的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在漫天的煙灰中倒下了。解放軍從東、南、北三路向他的核心陣地突進,雖然已是夜間,但火光燭天,如同白晝。殘余的國民黨軍隊利用陣地內的地堡頑抗,無奈解放軍勢若潮涌,堵不勝堵。在這之前,趁戰場沉寂,邱行湘曾爬上設在南面大樓樓頂的觀測所察視,看到解放軍將洛陽倉庫的物資外運的時候,他還錯誤地判斷解放軍主力可能西撤。隨即,當南面的大樓也轟然倒塌之際,他轉移到核心陣地的西南角地堡,繼續指揮戰鬥。
大勢已去,任何抵抗已經無效了,然而,邱行湘這時聽到了偃師和洛河邊上傳來的緊密的槍炮聲。他以為援軍已到,轉身又跳進外壕,直入坑道,偕同不知何時鑽進核心陣地的參謀長,指揮士兵死死堵住坑道的東西兩頭,心想哪怕多堅持一分鐘也好。充滿幻想的邱行湘頓時亢奮起來,他下令向坑道里的所有將士每人懸賞新幣千萬元,一俟援軍解圍,立即現鈔兌現。
當晚子夜時分,坑道的東口終于被解放軍突破,國民黨士兵一個個從“烏龜殼”里被押解出來。邱行湘從腰間掏出手槍,對準自己的腦穴,正欲摳動扳機,手槍卻被身邊的參謀長一把奪去。他惡狠狠地瞪了參謀長一眼,在四周解放軍戰士“繳槍不殺”的吶喊聲中,不得不舉起雙手,尾隨在長長的俘虜隊伍後面,慢慢走出他的核心陣地的坑道。
邱行湘還記得,被俘後的第二天上午,在解放軍設在洛陽中學以南一座廢墟里的某旅司令部里,他受到陳賡的召詢。陳賡當時的身份是兵團司令,可是身穿和士兵一樣的灰布軍衣,這倒使他感到有些意外。因為陳賡這個名字,連同這位共產黨戰將的傳奇,諸如在二次東徵中救過蔣介石的命、百團大戰中砍過日軍旅長的頭,在國民黨高級將領里是無人不曉的。
陳賡顯然也是第一次見到邱行湘。他的參謀拿出一張邱行湘的照片,陳賡看看照片,又看看邱行湘,然後吩咐立即給邱行湘頭部的傷口換藥。坐定之後,陳賡說:“你就是邱行湘,我知道你,黃埔五期的。我們是同學,我叫陳賡。” 邱行湘趕緊說:“ 久仰, 久仰! 你是黃埔一期的, 我的學長。”“你是哪里人?”陳賡問。“江蘇溧陽。”“溧陽?”陳賡說,“那里是我們新四軍老根據地呀!”“是的。”邱行湘討好地說,“我家是貧農,新四軍軍長陳毅先生在我家住過,你問問他就知道了。”陳賡笑了笑:“如果真是這樣,從我們共產黨人信奉的階級論來說,你的家庭成分倒還不錯。可惜你是在為大地主大資產階級服務,而且成了他們死心塌地的幫兇……”
邱行湘纏滿繃帶的腦殼慢慢低垂下來。
陳賡轉過話題:“這幾天的激戰,你們打得很苦,死傷很重,當然,我們付出的代價也不少。老實說,我們本來不需要使用這樣強大的炮火,但你們固執地不放下武器,而我們又想早點解決戰鬥,想使洛陽人民早點過安定的生活,所以不得不把幾十門大炮、幾百門迫擊炮對準你的核心陣地。剛才我去巡視戰場,發現你的工事的確做得很到家:陣地周圍築有高大的圍牆,牆外有既寬且深的壕溝,大樓底層還有暗堡密布的坑道。不過,現在你大概體驗到了吧,你的工事哪怕堅如磐石,也無法阻擋解放軍的進攻,因為我們是人民的軍隊,為的是人民的利益。而你呢?為的是蔣介石和國民黨的獨裁統治……”
談話間,剛剛放晴的上空,出現了一架印有青天白日徽記的小型飛機,在洛陽中學上空稍作盤旋,便頭也不回地飛走了。邱行湘探頭向窗外瞭望,神情有些緊張,倒是陳賡安慰他說:“你們的飛機,現在飛臨戰場,除了來吊喪,還能有什麼作用!”邱行湘事後知道,這架小型飛機是南陽的綏靖區主任王淩雲奉蔣介石急令派過來,打算把邱行湘救回南京的。殊不料飛抵之時,硝煙已散,瓦礫無聲,洛陽已經完全掌控在解放軍手里。
邱行湘最不會忘記的,是那天陳賡的臨別贈言,雖然這些話語他當時並沒有完全聽懂——“如今我們解放了洛陽,解放了這里的人民,也解放了你。共產黨的宗旨就是這樣: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終解放自己。所以,我們要把你送到解放區,希望你在那里接受教育,認識過去,求得人民的諒解。”
當日下午,邱行湘邁著沉重的腳步,揣著求生的欲望,黯然神傷地離開了他發誓要與之共存亡的洛陽。他的身後,緊隨著解放軍的一位軍官和十幾名戰士。他明白,重兵押送,倒不是自己一次可以吃十幾發子彈,而是解放軍害怕他一次吃不完十幾個拳頭。當年李世民打下洛陽,殺了捉人當軍糧的朱粲,斬其首後,洛陽百姓爭投瓦礫擊屍,頃刻瓦礫成山。邱行湘心里有數,他也和軍糧有關。國民黨洛陽兵站在他的支持下,武裝下鄉徵購糧食,因為偽法幣幾乎等于廢紙,所以徵糧也就等于搶糧。除此之外,為了清掃射界,他下令拆毀東門大街千余間民房,當扶老攜幼成群結隊的老百姓跪在洛陽警備司令部門前集體請願時,他卻躲在門後不予接見……想到這些,邱行湘突然想起李世民那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名言,從而讓失敗所造成的陰影,諸如無奈、恐懼、連同恥辱,頓時在他心里消散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