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17.全國文史專員們在邱行湘的新家聚首

時間:2013-05-15 09:28   來源:中國臺灣網

  17.全國文史專員們在邱行湘的新家聚首,摒棄前嫌的同時,似乎還有了共同的方向

  《毛澤東選集》是江蘇省政協送給邱行湘的結婚禮物。挂在新房牆頭的,是一幅色彩艷麗栩栩如生的《牡丹圖》,那是首批戰犯獲赦後被集體安排在北京崇內旅館時,溥儀在中國畫院當畫師的六妹溥韞娛畫來送給他的。溥韞娛每人都送了畫,有畫菊花的,有畫杜娟的,有畫荷花的……而如獲至寶的便是邱行湘,每當看見《牡丹圖》,他就想起當年的牡丹古城,以及埋葬在他的洛陽戰壕里的斷裂的碑碣,和那飽經戰火摧殘的衰敗的花朵。

  渴望新的生命的邱行湘,終于迎來了他的大喜之日。1962年除夕,他與張玉珍舉行了隆重而簡潔的婚禮。香港《大公報》在頭版頭條位置刊登了他們的結婚照片,以及題為《從“追悼會”到結婚典禮》的該報特稿:

  春節的前一天,在南京漢府街的一幢住宅里,樸素而熱鬧的婚禮將要舉行了。新郎是邱行湘,新娘是張玉珍,他們站在客堂門口,迎迓接踵而來的客人。來賓中,有江蘇政協的負責人,有邱行湘舊時軍政界的老朋友,有男女雙方的親屬。孩子們喜笑地在人群中鑽來鑽去,分享著喜糖喜餅香甜的滋味……

  邱行湘心里的滋味,絕非香甜可喻。“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邱行湘的夢中,常常出現自己的孩子。現在,他就要夢想成真了,難怪逢人便點頭哈腰,滿臉堆笑。邱行湘新婚未久,他的漢府街住宅又迎來一個盛大的節目。全國政協文史專員們組團來南京參觀訪問,今天的日程之一,便是登門漢府街,與邱行湘夫婦共進午餐。率團的是宋希濂,但見他西裝革履,按照舊式官場的規矩,首先把自己新婚的妻子易吟先介紹給主人,然後拉著邱行湘的手繞場一周,“這是杜建時的妻子,這是董益三的妻子……”邱行湘檢閱著一對對新婚夫婦,分享著他們的幸福與歡樂,高興得眼角眉梢都是笑。可是,當他看見只身一人的康澤時,心里不覺一沉,驀地想起一件發生在功德林的往事。

  那天中午,邱行湘挑飯回來,照例先將各組的飯菜分好,然後端起本組的大瓦盆進屋放在桌子上。按照往常,他還應該站在桌邊,將飯菜分到每一個碗碟里去。但是那天他略感勞累,于是對眾人說,今天吃面片,不分算啦,吃幹吃稀,吃多吃少,大家請便吧。說罷和衣倒在大通鋪上,閉目養神。依次盛食的人們排起了長隊,排在最前面的正是康澤。只見他拿起湯勺,動作極其緩慢,原來他盛的不是面片,而是分布在面片周圍的肉末,整個大瓦盆里的肉末,全被他盛到手中的小瓷碗里了。站在他後面的是原國民黨四川省主席王陵基,這位有著上將軍銜的六旬長者實在看不慣了,說:“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個農民起義軍都曉得的道理,你這位國民黨中央常委怎麼忘了?”語音剛落,王陵基身後的原國民黨十二兵團司令黃維冷冷一笑道:“康澤,你給我聽好了,要是嫌共產黨看國民黨的笑話還沒有看夠的話,你天天都可以這樣幹!”邱行湘睜開眼睛,他聽到了一切,也看到了一切,忍不住翻身而起,直端端衝到康澤面前,用手指著康澤手中的小瓷碗,厲聲命令道:“倒回去!”康澤怒目相視,邱行湘還以顏色,一把奪過小瓷碗,對著大瓦盆來了個底朝天,然後把空碗塞到康澤手上,繼續命令道:“站到最後去!”康澤平日說話不多,此時更說不出話來,足足愣了三分鐘,他才罵出一句:“邱行湘,你他媽比共產黨還厲害!”

  康澤是1963年春天第四批獲赦的,雖與邱行湘數年不見,但仇恨的種子仍埋在心里。這次南京重逢,他不僅沒有笑臉,而且沒有給對方一個正眼。邱行湘尷尬之余,突然想起杜聿明在功德林說過的一句話,“將軍額上能行馬,宰相肚里能撐船”,于是很快便如同在功德林當勞動委員送飯執勤時一樣,面朝眾人高喊道:“開飯啦,開飯啦!”邱行湘把人們認為好吃的東西,連續不斷地挾到康澤碗里。邱行湘的這個舉動,雖然並不顯眼,但是凡是在功德林目擊過他與康澤那場“戰事”的人們,都明白了邱行湘此時的用意。宋希濂說邱行湘有悔過之心,廖耀湘說邱行湘有感恩之情,楊伯濤則順著廖耀湘的意思,當即作了一首詩。“我讀給大家聽!”康澤一把奪過詩稿,高聲朗讀道:

  特赦再生永回腸,況復殊遇享膏粱。

  天高地厚恨難報,願為統一蹈火湯。

  “寫得好,寫得好呀!”說話的是杜聿明,“民族的分裂是我們這一代人造成的,祖國的統一也應當由我們這一代人去努力完成,不能把戰事的責任留給後人啊!”“事既如此,我們就要行動起來。”接話的是鄭庭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有一個《對臺灣國民黨軍政人員廣播》節目,我已經寫了一篇廣播稿,在座各位,你們都要寫呀……”

  數日以後,邱行湘的廣播稿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了:

  我雖然在洛陽戰役中被解放軍俘虜,但是對國民黨軍隊的慘敗卻不服氣,把這次失敗的原因歸咎于蔣介石指揮失策,其他友軍見死不救,以致兵力懸殊,孤軍作戰。通過十年的學習改造,尤其學習了馬列主義和毛澤東著作以後,使我逐漸認識了真理,辨明了是非。世人皆知,蔣介石賣國獨裁,禍國殃民,固然剛愎自用,指揮無能,既不知己,也不知彼,但是戰爭的勝負,主要決定于戰爭的性質和人心向背,蔣軍必敗,解放軍必勝的道理就在這里。寫到這里,我不禁想起在臺灣的老朋友、老同學們,目前臺灣統治集團的處境,和我當時在洛陽一樣,已經是末日將臨了。解放臺灣,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繼續,任何反動勢力都阻擋不了歷史的進程。為此,我希望臺灣的親朋好友認清形勢,早做抉擇,只有在統一祖國的神聖事業中做出應有的貢獻,才能獲得自己的出路……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