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80後的童年回憶
第五節、【學】童年的學習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2010年進入3月之後.一起起發生在校園的血案在全國拉響了警報。本是凈土的校園觸目驚心,本應無邪的孩子滿臉驚慌,而生活在這些校園里的孩子就有80後們所孕育的第一批後代。在此之前,人們已經享受了改革開放30年的繁榮,經濟高速發展,科技穩定進步,人們正對未來信心十足。校園血案驚醒了這一切。
童年是人生的黃金時代,而沉重的校園環境、復雜的課內外作業、電子機械式的交往方式和競爭激烈的升學之路讓00後的童年學習生涯淪陷在功利的泥沼中。有人說,一個成年農民的心里都沒有現在的孩子復雜。回過頭去,80後簡單、快樂的學習時光在歌聲中嘹亮起來……
★上學之路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
小鳥說早早早
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
我要上學校天天不遲到
愛學習愛勞動
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
——《上學歌》
九十年代的柏油路上,一群背著五顏六色小書包,唱著《上學歌》的小孩子,正一邊嬉戲一邊歡快地奔跑,他們的腳步如燕子輕巧,笑聲幹凈爽朗。他們是童年的80後,國家告訴他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家庭也對他們寄予厚望,但是他們仍可以輕松地邊玩邊學,他們成群結伴不需要家長跟前顧後——絕不被沉重的學業壓抑得喘不過氣來,更沒有校園安全的威脅讓他們不敢單獨上路。
☆學習背景:九年義務教育
他們走在義務教育的光明大道上。所謂義務教育,是根據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其實質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迫教育的制度。我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的義務教育年限為九年,這個教育法正是從80後身上開始試點。大部分80後都接受了從小學到初中的九年義務教育,但也有遺憾,他們並沒有趕上免費義務教育。
當時文化大革命剛剛平息沒多久,知識份子們經過一場全身心的洗禮,還沒有完全適應突如其來的改革開放。負責教導80後的教師們,知識結構有限也不了解素質教育,或者幹脆說不知道素質教育是何物。在80後所享受的九年義務教育過程中,教師們所扮演的就是授業解惑的角色。80後們從小接收到的“素質”有關的信號,則更多從“為人師表”上吸取營養。
所幸,隨著1985年9月10日第一個教師節成立,教師政治地位扶搖直上,社會上尊師重教的風氣漸漸形成,當上一名人民教師成為教師自己自豪別人羨慕的事。這也使得教師們更愛崗敬業,認真負責。那時,教師們的工資不高,福利待遇也較差。但是,80後並不需要像今天的孩子們一樣需要功利的送禮才能討好老師,教師節贈送一幅親手畫的圖畫就是對老師表達的最大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