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雲中漫步,琴鍵悠揚——李雲迪

時間:2012-07-05 16:47   來源:中國臺灣網

  以絕技為生的人,會很幸福。因為人生最持久、最強烈、最愉悅的幸福和最昂貴的房產一樣,需要巨大的付出。但是這種幸福,需要的是巨大的內心付出,金錢或者任何物質、他人都無法提供幫助。

  編導手記

  以絕技為生的人,生活會變得很簡單。因為一種技藝的成熟,需要太多的時間錘煉;而且你所有的精神沸點,都集中在這一門自己熟悉、熱切追求的事物中,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會無法回避地被省略、不予任何考慮。所以,天才總是讓人覺得古怪、呆氣,甚至是不通人情。  

  以絕技為生的人,會很謙虛淡泊。因為他們歷經艱難攀登到了高峰,卻會發現無數的奇峰異域,終自己一生,都還只能取一瓢弱水。所以說,真正有才華的人,他總是謙虛的,而這正是非凡的才能才能發現、實現的!

  以絕技為生的人,會很快樂充實。因為他的目標如此明確,每天的任務如此具體,他再沒有自由的迷茫痛苦,只在追求所愛中激蕩、消耗掉所有激情和智慧。

  以絕技為生的人,會很堅定。因為他知道獲得將意味著什麼,懂得等待、執著、不斷努力的意義!所以他不會放棄,他全身心感覺著黑暗、阻力、打擊、痛苦等,把它們一盤盤碼好,當做最後成功的下酒菜。

  以絕技為生的人,會很幸福。因為人生最持久、最強烈、最愉悅的幸福和最昂貴的房產一樣,需要巨大的付出。但是這種幸福,需要的是巨大的內心付出,金錢或者任何物質、他人都無法提供幫助。

  李雲迪沒有直接說到這些,一期節目也不會像傳教士。但是這期節目可以認識一個人,感覺一種生活的狀態。也許,會有些重要。 

  差點就和鋼琴錯過 

  楊瀾:今天我們的嘉賓就是才華橫溢的被喻為鋼琴王子的李雲迪。我發現你們倆都很陶醉,是不是也閉著眼睛,這樣的。

  趙守鎮:我是挺矛盾的。

  楊瀾:你矛盾什麼?

  趙守鎮:因為差一點結束的時候,還沒結束,又開始,然後看他的表情很痛苦。

  楊瀾:你好幾次想鼓掌都沒敢鼓。這個過程是很難過,但是我說實話是聽不懂。

  李艾:你好直接啊,一般我們都不會這麼直接,我們說,哇馵,彈得真的好好哦,但實際上也是沒聽懂。

  楊瀾:不是,接下來的問題,請問你彈的是什麼?來,雲迪要做一下普及工作。

  李雲迪:剛剛演奏的這個是肖邦的《夜曲》。我覺得肖邦的《夜曲》,能夠代表肖邦精神的比較著重的一點,它是非常優雅,非常浪漫,而且是旋律性非常強的,很有歌唱性。

  楊瀾:你一說我們覺得好像真是這麼回事。

  趙守鎮:你的表情為什麼那麼痛苦呢?

  楊瀾:那叫陶醉,怎麼叫痛苦呢?

  趙守鎮:沒有,我覺得他好痛苦啊。

  李雲迪:其實在仔細地聆聽聲音的音色的變化,一定要集中你的注意力。像有的時候如果念佛經,你一定要專心一樣,因為里面細微的變化是很多的。

  李艾:我剛才也有個疑問,雲迪在彈得非常陶醉的時候,說實話我有點不知道,眼睛該看哪里是正確的。因為我剛好可以看到,鋼琴里面的一些變化,所以應該看著鋼琴,還是應該看著雲迪的表情,還是應該看著別處,還是應該閉著眼睛,我有點找不到一個比較好的方式。

  趙守鎮:我是沒有猶豫,我就是看他。

  李雲迪:這是非常特殊的情況,因為很少有人坐這麼近,看我彈琴,一般你想在音樂廳都是很遙遠。

  楊瀾:這是我攔著她們,如果沒有攔著她們,她們就湊得更近了。

  李艾:你有沒有碰到過像楊瀾這種,上來就跟你說,我聽不懂,我沒明白。

  李雲迪:我的同學或是朋友有些也是,也會說,可能我聽不懂這個是什麼意思,但是也很正常。

  李艾:你會跟他們解釋嗎?我剛才彈的那個是怎樣怎樣的。

  李雲迪:如果你感興趣,我可以大概講一講是什麼樣的氣氛。

  楊瀾:對,像剛才那個《夜曲》,那是在肖邦的哪一個階段寫的呢?當時他處于什麼樣的感情當中呢?

  李雲迪:是在他早期,生活非常美好,對生活非常憧憬的時候。可能在當時,他的心情非常平靜,應該說還是算比較穩定的少年時期寫的。

  楊瀾:這比較適合李艾,少年時期。

  李艾:你知道嗎?因為我一直覺得彈鋼琴是一件特別美的事情,然後我很想學,但是我又覺得自己年紀頗大了,就是什麼樣的人合適學鋼琴,據說好像是,要手長得特別有天賦才行?

  楊瀾:對,我覺得你手很長啊,但是這個小指夠長嗎,雲迪看一下。

  李艾:需要手指長,小指長?

  楊瀾:而且跨度要大,是不是?

  李雲迪:其實小的時候我手很小的,差點就沒有學鋼琴了。

  楊瀾:真的?

  李雲迪:記得當時有一個老師,好像跟我那會兒的老師說,這麼小的手,以後就不要彈鋼琴了,估計沒有發展。

  李艾:手要大,我們能比畫一下嗎?

  楊瀾:那後來彈著彈著就長大了嗎?

  李艾:我的手跟他差不多啊。

  李雲迪:可以可以,還可以學,現在還可以繼續學。

  李艾:真的?

  楊瀾:你看,李艾,你還是有希望的。

  李艾:守鎮,你行嗎?

  楊瀾:守鎮的手也給大家看一下。

  趙守鎮:我知道我的手有點胖乎乎的,如果我是泡椒牛蛙的話,肯定很好吃的那種,特厚。

  李雲迪:但你這個彈比較激烈點,大聲點估計很適合。我覺得,還可以,你彈的聲音可能會比較大一點。

  楊瀾:所以像她這樣胖乎乎的手,也是可以彈一些力度比較大的曲子對不對?

  李雲迪:其實沒有關係,這個什麼樣的手只要夠用就行。什麼叫夠用呢,八度是至少的一個標準,要能夠著八度這樣上上下下,我覺得通過後天的練習,都沒有問題。

  趙守鎮:就像我這樣性格比較暴躁的人,如果學鋼琴的話會有幫助嗎?

  李雲迪:可以呀,你可以通過鋼琴來發泄。

  李艾:不要,這個鋼琴一百多萬的,你要發泄嗎,好貴哦。

  李雲迪:沒關係,生活當中情緒很重要,所以說才把這種情緒轉化成了音樂。肖邦也是把他的情緒變成了音樂,而我們是通過這些音樂,來傳遞感情和情緒。

  楊瀾:說起鋼琴家呢,很多人都熟悉這麼一部電影,叫《海上鋼琴師》。很多人頭腦當中印象非常深的,這樣的一個電影片段。就是在彈奏的時候,會因為看到了某一個人,然後得到這樣的一種靈感嗎?

  李雲迪:應該說不會突然這樣子,你表演的時候是聚精會神的,但是你在表演時會去搜索你的生活當中,或者在某個片刻的感覺,比如一處風景或者說一種很細微的感受吧。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