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前 言

時間:2012-11-04 22:0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前  言

  《一生的讀書計劃》首次出版于1960年,1978年再版,1986年又出了第三版,都做了很多的訂正和修補。在前幾個版本中,對貫穿一生的閱讀,克里夫頓費迪曼用獨特的方式提煉和分享了自己的智慧。該書的第四版,費迪曼生平第一次找合作者,我很榮幸能加入費迪曼先生的事業。下面我將介紹準備這個版本時我們是如何分工的。  

  熟悉前幾個版本的讀者可能會注意到這一版的一些重大變化。變化首先發生在扉頁——這本書變成了《一生的讀書計劃(升級版)》,重點強調這一版有實質性的修訂和擴充。最突出的變化是推薦的閱讀材料的來源范圍已經擴展到整個世界的經典名著。十年前,導讀中只涉及西方傳統中的作品是可行的;但是應當承認,隨著通訊技術的發達、地球的變小,對于一個受到良好教育和博覽群書的人來說,要求了解世界文學的時代已經來臨。這一時刻比我們預期的來得更早。對于一個生活在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人來說,“地球村”是現實存在的。噴氣式飛機、通訊衛星、各地同步直播的電視新聞和互聯網正在讓世界越來越小,以至于在某種意義上,任何人的經驗里都不再有陌生的東西。進一步說,美國一開始就是移民建立的國家,但是近些年來自世界各地的新事物讓美國變得更先進。這種情況的一個結果作為一個民族,我們的文化根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元化。鑒于我們國家前所未有的多文化融合,鑒于盡可能廣闊地撒網捕獲世界文化財富對每個人來說都十分有益,現在《一生的讀書計劃(升級版)》的推薦包括紫式部夫人和奧斯丁女士,谷崎潤一郎與福克納,司馬遷和修昔底德。我們認為這些增補內容會讓本書的讀者更好地享受閱讀樂趣,更有成就感。

  這一版中還包括伊斯蘭的基本經典《古蘭經》、禪宗經典《六祖壇經》之類的作品,這會帶來問題:為什麼《聖經》沒有被列入其中?理由非常簡單。我們認為差不多這本書的每個讀者都有一本《聖經》,而且多少習慣于閱讀《聖經》。我們不想就《聖經》說什麼,這看上去並不是一種冒昧的行為。

  早期版本中出現的一些作者在這一版中被去掉了,因為這些作者沒有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像之前人們期望的那樣。這其中包括喬治桑塔雅那、約翰杜威和安德烈馬爾羅(後來移到20世紀作家增補列表中)。還有去掉了一些多卷本的大部頭作品,比如:杜蘭的《世界文明史》。由于本書擴充後加入了一些非西方的文學作品,我們很快認識到去掉合集作品會更好,同時限制推薦作品的范圍,即芝加哥大學羅伯特赫期斯特所說“原創性交流”作品——這些作品可以跨越時空直接與我們對話。另外大概有兩打的作者不是來自西方,有些來自西方傳統的作者第一次在本書中出現,:W.H.奧登、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狄金森、安東尼特羅洛普還有伊迪絲華頓。

  還有一些科學家也是初次出現在本書中,從伽利略到托馬斯庫恩。出于某些原因,科學類很難在本書中充分收錄。科學寫作經常具有很高的技術性,所需的大量的知識一般讀者很難滿足。另外科學家很少是個好作家,科學修養也不一定催生合適的文學形式,很多科學作品很難引起普通讀者的興趣。而且書籍不是科學交流最合適的媒介,這也是一個事實。大部分科學發現都以短文的形式在學術會議上發表,或者刊登在學術雜志上,今天更為普遍的做法是以“待發表”的形式在互聯網上發布。當然這些模式也有例外,我們這里選取了其中最有趣的。

  這一版的《一生的讀書計劃》另一處改變在于材料的安排。在更早的版本中,作品是按照體裁劃分,例如故事、話劇或者詩,同時根據原著語言歸入不同的分類。隨著非西方作品的增加,這種這種方法開始造成更多的混亂,而不是提供更多的幫助。在這一版中,不管種類和原作語言,所有作品統統都按照作者出生日期的前後順序排列。(時間標注採取文化中立的形式,“公元前”[B.C.E]和“公元”[C.E]取代了西方和基督教特定的B.C.和A.D.。)我們把正文分為五個部分,只是為了照顧大跨度的時間范圍。這些劃分沒有普遍意義上的全球重要性——平安時代的日本和中世紀歐洲在任何意義都不能劃等號。不過這可能有助于讀者在作品中尋找異同,這些作品來自許多不同的地區,但大致在同一時間產生。我們也希望將這本書劃分成較小的部分,讓縱觀全書不至于那麼令人望而卻步。

  早期版本的一種做法被保留下來,即用作家之間交叉引證的方式進行評論。我們採取了括號里標注數字的方式。舉例來說,費迪曼這樣談到修昔底德:“他是第一位全面把握強權政治內核的歷史學家。霍布斯[43]、馬基雅維利[34]和馬克思[82]都是他的後繼者,當然每個人有自己的方式。”這些交叉引證不是讓你立刻去找提到的那些作家,也不是從一個作家到另一個作家曲折地繼續自己的閱讀。這些引證的目的是引起你的注意,停下來思考一下,進而聆聽這些原創性的作家之間跨越數年乃至數百年的偉大交流。當然不是想象中那樣的交流,而經常是一種共鳴;而相似的會相互吸引,這就是為什麼關于孔子的文章會提到柏拉圖。

  在《一生的讀書計劃(升級版)》主要部分之後,我增添了一個“延展閱讀”的新章節。這份附帶簡單評論的目錄,選取了額外增加的20世紀100名作家的作品。如果對這些作品的推薦和討論最大程度上讓你滿意,引起了你的興趣,那麼很可能你會在這些作家中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之前版本中關于“延展閱讀”的參考書目和建議,現在一起放在“參考文獻”中,我對此進行了必需的校訂和更新。

  這一版的大部分條目都是繼承第三版而來,有或多或少的改動。本版中新加了西方的一些作者,克里夫頓費迪曼為他們寫了評介。全部非西方的作家和一些新增的西方作家則由我來寫文章介紹。克里夫頓先生和我對文學的主張和判斷非常一致,否則我們很難共同完成這項工作。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決定,在自己寫的每篇文章後面署上自己姓名的縮寫。這本書的部分價值在于它源自作者固執己見的自由,無論在風格上還是在判斷上,我們都無意尋求一種虛假的一致性。

  所有這些改變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一生的讀書計劃(升級版)》對新一代的讀者有用而實用。

  約翰S梅傑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