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威廉布萊克

時間:2012-11-04 22:01   來源:中國臺灣網

  1855  63威廉布萊克《布萊克選集》

  (1757—1827)

  有一次,威廉布萊克對我們說,他走到蒼茫大地的盡頭,用手指觸碰到天空。四歲時布萊克大喊說看到上帝在窗外露頭。他還曾說自己看見過停在樹枝上的天使,當時先知以西結就在樹下。布萊克的妻子曾經平靜地說:“布萊克很少陪著我,他總是在天堂里。”可能有些誇大的成分,但詩人總是覺得自己和眾多神靈生活在一起,這點毋庸置疑。至少在現代,布萊克是幻象派最具代表性的詩人。

  布萊克是個難以理喻的人。面對這個脾氣不好的古怪天才,人們有各種各樣的態度。你可以把他當個騙子,雖然他美好而誠實的一生讓這一點難以察覺。布萊克同時代有很多人稱他為無害的瘋子,這些人當時很有些名氣,不過現在他們的名字人們已經記不起來了。布萊克利用“直觀視覺”將平常頭腦里的圖像投射到現實世界中,心理學家將這歸結為一種特殊的能力。很多兒童都有這種能力,也許還包括聖女貞德。很多理論主義者往往用這一觀點來解釋聖徒乃至耶穌所看見的東西。最後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布萊克對朋友的忠告:“把想象力提升為視覺”——雖然狡黠,但是如果你是職業藝術家和詩人,會覺得頗為實際。

  所有這些都不重要。從實用主義的角度看,布萊克是成功的。雖然他的畫作、線描、木刻畫沒有達到頂級水準,但是優美感人。雖然他最傑出的詩篇數量有限,但能寫出新意,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雖然他的理念長期受到眾多譏諷,有的甚至被遺忘,但如果是不再相信物質主義能給人帶來歡樂的的人們,這些理念的吸引力反而越來越大。

  很少有人像布萊克一樣無拘無束,他被朋友稱為“不戴面具的人”。雖然一生窮困,但詩人可能是自己時代中精力最為充沛、最為快樂的人了。我們難以察覺布萊克的秘密快樂源泉。有時候這種快樂讓他做出一些怪異的行為:一次,有人看見他和妻子在樹蔭下讀《失樂園》——赤裸裸一絲不挂。看到別人,布萊克興高採烈地大叫:“過來,這是亞當和夏娃。你懂吧。”

  布萊克站在自己時代絕大部分機構的對立面(同時他也頗為固執),這很像我們後面將要介紹的一些人,比如梭羅(80)、尼採(97)、勞倫斯(113)。他的浪漫主義氣息讓後來的浪漫主義詩人難以超越,這些後來者包括華茲華斯(64)、濟慈、雪萊。“人的生存全靠想象力。”他對我們說,“上帝也是人,他活在我們心中,我們也活在他心中。”他還說:“我們憑借眼睛看世界,而非通過眼睛看世界,于是就會相信謊言。”

  人們所說的常識是布萊克蔑視的對象,這令詩人能夠在宗教、政治和性愛中得到種種自由。他用一句不會被遺忘的話平靜地預言了弗洛伊德(98)的出現:“要是嬰兒沒有欲望,那他將被扼殺在搖籃中。”布萊克認為:“生命之力是一種美。”他對愛也有自己獨特的觀點:“詛咒使人奮起,祝福令人松懈。”他討厭所有來自測量和計算的德行:“憤怒的老虎要比順從的馬更機靈。”

  布萊克品質卓越,但也有缺點。他異常豐富的心靈生活常常令自己失去與現實世界的聯係。布萊克憤怒的霧氣下隱藏著令人震驚的真實,但我們看到的只有表面的霧氣。有時詩人不善于表達。他將內心的神秘感覺都投入到《先知集》中。雖然學者們一直在辛勤工作,希望確定它們的含義,但對絕大部分普通讀者來說,這些作品很像夾雜著警句的囈語。

  布萊克擁有難得的才能和敏銳的直覺。在他的名言名句和最好的詩篇中,兩者總是平衡的。他也擁有純熟的寫作技術,寫詩的時候就像運用畫畫的鉛筆、木刻的刻刀一樣得心應手。不過布萊克最好的詩作體現的是童真、純潔、流暢、簡明和想象力。TS艾略特(116)的評價嚴肅而公正,是對布萊克最恰如其分的讚美:“但丁(30)是經典的,而布萊克是個寫詩的天才。”

  布萊克思想復雜到恍惚的地步,從本質上說他是一個道德學家,更喜歡對未來做預言而不是對過去做反思。當他對想象力和直覺進行辯護時,口氣里總是帶著宗教感。不管寫兒童還是精靈,布萊克總是以“蕩滌感覺之門”為目的。有時詩人的想法也不過只是荒誕和缺乏平衡而已。像不少自學成才的天才一樣,布萊克有時不能理解和諧的比例。他思想的鋒芒直指“被黑暗、魔鬼工坊”工業社會種種病態的核心。在詩人心中沒有做善事的想法。就像蕭伯納,他也是個固執己見的叛逆之徒;同時,就像蕭伯納(99),他也是個危險分子。

  我建議讀讀布萊克的《詩歌素描》、《天真之歌》、《經驗之歌》、《永恆的福音書》和《米爾頓序言》。還可以讀一讀《天堂與地獄的婚姻》、《所有的宗教都是一個宗教》和《沒有自然宗教》,從中你可以了解詩人平靜叛逆的生命所抱有的人生哲學。你還可以讀讀《約書亞雷諾茲爵士論文集注》,書中布萊克用有趣而暴躁的語言表述了自己的藝術觀。

  克里夫頓費迪曼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