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7. 第二次競選

時間:2013-04-12 10:40   來源:中國臺灣網

  福克蘭群島的勝利,讓整個英國為之沸騰。勝利者的姿態讓英國人重新燃起資本主義大國的熱情,讓人們看到希望的曙光。人們歡欣慶祝的同時,撒切爾夫人也被戴上了一頂維護大不列顛民族尊嚴的皇冠,她成為民族英雄的象徵。對于一個政治家來說,這無疑是一個絕佳的好機會。撒切爾夫人在英國民眾中的聲望一度高升,她在政壇的活動更加遊刃有余了。

  這個時期,剛好即將迎來又一次首相大選,這是撒切爾夫人當政後的第一次選舉。她雷厲風行的經濟改革使國民經濟緩慢復蘇,成功奪回福克蘭群島讓英國的大國形象再一次樹立在世界之上。這兩大勝利使撒切爾夫人在英國民眾心中幾乎成了女神的象徵,使她的競選如虎添翼。

  撒切爾夫人是一位充滿智慧的政治家。作為一個身在權力頂峰的女人,從小懷著政治夢想的政治家,怎麼可能放棄這樣一個絕佳的競選機會?但一個聰明的政治家從來不會明目張膽地宣告自己的政治野心,同樣,撒切爾夫人也不會,她會用其他方法來為自己的競選推波助瀾。她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也很擅長造勢。剛剛通過福克蘭群島戰爭洗禮的撒切爾夫人,就已經馬不停蹄地準備自己的連任計劃了。

  1943年4月15日,撒切爾夫人發表了一番電視講話,她說:“我執政時間還短,在我執政未滿四年的時候,我是不會考慮再次參加42第一夫人們大選的。”但是,事實上這位“鐵娘子”早已執政年滿四載。緊接著,她又在電視講話中歷數自己執政以來取得的各項政績,並且在此之前,撒切爾夫人和丈夫丹尼斯男爵就已風塵仆仆地秘密前往剛剛結束戰爭的福克蘭群島視察。這座剛剛經過戰火洗禮的小島滿目瘡痍,當這位優雅、謙和、不懼勞苦的女首相前來視察的時候,當她平易近人,親切隨和地與當地士兵閒話家常的時候,無疑給這里艱苦作戰的將士們帶來了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親切的問候。她的出現讓整座島嶼頓時沸騰起來。她振臂高呼,一呼百應。她的行為,她的語言,時時刻刻都表現出對將士與百姓們的關心和愛護。她說:“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歷史是發生在別人身上,但是回頭一看,卻發現這座島嶼的歷史正在由我們創造!”毋庸置疑的,這段話就是在向英國人民展示,她有著政治上的高瞻遠矚,以及對國家的拳拳熱忱,這一切,都在福克蘭群島上得到了最耀眼的證明。

  不得不承認,撒切爾夫人是一名優秀的政治家。雖然她上臺初期,為扭轉經濟形勢作出了一係列的改革,但由于經濟復蘇緩慢,人們對她的支持有些波動,改革始終會傷害到一部分人的利益,這也使得保守黨政府的信譽和威信岌岌可危。在這樣的條件下,撒切爾夫人意識到,光是復蘇經濟並不是一個好的決策,她還需要一個連任的理由,一個讓英國人信任她、支持她的理由。所以從這個層面上看,福克蘭群島戰爭的發生並不僅僅是因為偶然的因素,同時也是撒切爾夫人贏得政治勝利的一個籌碼。

  當撒切爾夫人為自己的競選大肆造勢的時候,工黨的領袖們也開始慢慢活躍起來。1979年的失敗讓這個老牌政黨大受打擊,失敗後不久,黨內就出現分裂的形勢。撒切爾夫人執政後,通過各項政策和法律對這個強勁的政敵進行各方面的打壓,極大程度上使工黨的政治力量薄弱了許多,但是,這種種對策並不能完全使工黨在英國政壇消失。當撒切爾夫人在電視節目中宣揚自己的十大政績,為自己的競選推波助瀾的時候,工黨領袖邁克爾·富特已經是恨得咬牙切齒了。4月15日,這位憤怒的政治家在工黨的埃布維爾會議上毫不留情地痛訴撒切爾夫人執政以來的七大錯誤,他用這樣的方式來抗擊著撒切爾夫人的競選言論。

  但是,即使邁克爾說得如何罪惡滔天,撒切爾夫人的政績是所有英國人有目共睹的。她推行的“撒切爾革命”不僅帶來了經濟復蘇的曙光,也讓英國重新在世界上顯示了老牌資本主義強國的風范。事物都有兩面性,邁克爾也並不是盲目地指責撒切爾夫人的政策方案,雖然免不了會有一些雞蛋里挑骨頭的意思,但“撒切爾革命”確實也在取得經濟復蘇的勝利下,存在著高失業率的弊病。並且更可怕的是,撒切爾夫人一直推行的貨幣政策引發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撒切爾政府不僅在經濟、軍事、外交上依舊我行我素,推行“強權政策”,而且在整個英國渴望恢復往日的帝國威嚴時,撒切爾政府提出“英國應該有獨立自主的核威懾力量”,明顯比左翼政黨主張的“單方面核裁軍”要顯得有力量得多,能夠得到更多軍隊的擁護。在外交上,撒切爾夫人作出承諾:英國將保證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上強而有力的承諾。

  種種因素表明,撒切爾夫人的首相連任已經毫無懸念。工黨的垂死掙扎不過是跳梁小醜的表演罷了。1983年6月,伊麗莎白女王正式宣布英國首相仍由撒切爾夫人擔任。

  丹尼斯·瑪格麗特·撒切爾,是英國自丘吉爾之後最強勢的首相。她的強權政治不僅為她帶來輝煌的政績,也使得她備受爭議。

編輯:楊旋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