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為什麼在同樣的條件下,有些人能夠成功,有些人卻遭到慘敗?一個人的事業之所以成功,最主要是靠本人的氣質,用一句老得掉了牙的話來說:外因是條件,內因才是根據。先練好內功,具有成功的潛在能力。個性突出,不甘人後,目光遠大,在碰到合適的機會時,才能做出一番大事業。
比爾蓋茨不善交際,天性靦腆而拘謹。但他從小就表現出非常自信,目標遠大的一面。他是天蝎座,據說天蝎座的人直覺和意志都很驚人。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他就有強烈的出人頭地的願望。他童年時代的好友回憶說:“學校里的任何功課,不論是計算數學題,還是觀察小動物,比爾都傾盡全力,把它做好。”他在自己的日記中曾經表達過要做一棵參天大樹的想法。他說:“與其做一棵綠洲里的小草,不如做一棵荒漠中的大樹,因為小草千篇一律,毫無個性,而大樹則非常挺拔,傲立蒼穹。”蓋茨從小就養成了爭強好勝的性格,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做得比別人更好。
凡是有所作為的人,大多目標遠大自信有夢想,這些遠大的目標支撐著他們獲得巨大成功。在傳統的致富觀中,人們往往憑借勤勞節儉獲得財富,或者是像洛克菲勒家族一樣,憑借世代積累的財富,逐漸爬上富裕的金字塔,然而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這一切已經全然改變了,只有目標遠大,高瞻遠矚,先人一步,才能得到想得到的東西。
早在湖濱中學時,蓋茨就告訴他的校友——七十三屆畢業生比爾哈克斯:“我要在二十五歲時賺到一生中第一個一百萬美元。”並以堅定的口氣對他的好朋友保羅艾倫說,在三十歲前,他很可能成為一名百萬富翁。他的口頭禪是:“我要贏。”懷著要贏得一切的遠大抱負,他每做一件事情,都力圖把它做好。
在知識經濟的年代,技術專家和創意成為公司的財富來源,身為微軟的締造者,蓋茨幾乎對所有領域都有所涉及,雖然從學歷來看,他的最終文憑只是高中,或者說大學肄業,但他卻涉獵廣泛,眼光獨到,盡可能多地吸收自己對自己有用的知識,是少數既精通技術又熟知管理的人才。
比爾蓋茨給微軟的訂定的用人標準是:首先要擁有扎實的業務基礎或者稱為扎實的專業知識;其次要有足夠的聰明才智,是否有足夠的創造力和再學習能力;三、是否有足夠的熱情,能夠熱愛工作並積極地投入工作;四、是否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五、職業道德,應聘者要經過嚴格的面試,以考核是否正直、誠信。盡管微軟自建立之初,利潤就呈幾何級數向上猛增,但蓋茨卻從不因為缺人手而降低公司用人標準。
比爾蓋茨以他享譽全球的成功經歷,在一次學校至畢業生的演講上,提出了幾個他多年來的人生經歷,並忠告所有年輕人,藉以勉勵所有年輕學子,共同努力邁向人生成功之路。望所有年輕學子共勉之。
第1課 人格是生存的存折
要想改變不公,唯一的方法就是先去適應它,只有適應環境才能改造環境。
在現代經營中,任何一個行業的競爭都十分激烈,如何在弱肉強食的時代獨佔鰲頭,迅速擊敗競爭者笑到最後?恐怕是所有經營者都在苦思冥想的問題。達爾文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適者生存,不適者將被環境無情地淘汰。任何一個經營者,想在競爭中獲勝,都必須適時而動,開發出順應時代需求甚至是走在時代前列的產品,這是競爭的不二法門。在二十一世紀,市場的細分和技術的先進更使各家公司的硬件差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要做到如《史記》所言:“正義言聖人教跡不朽滅者,順時變化。”對領導者而言可以說是最大的考驗,首要的問題不在管理,也不在市場操作,而在于確定方向,在于確定時代大潮中的市場走向。比爾蓋茨之所以取得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功,正是由于他們順應了歷史的潮流,勵精圖治,不斷發奮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