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塞爾·普魯斯特,她和她的作品曾深刻影響伍爾芙、帕慕克、納博科夫、凱魯亞克等文學大師。此次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追尋逝去的時光〉讀本》由周克希翻譯。周克希新增15萬字譯文,通透貼切,力求完美的譯本,
周克希:“《〈追尋逝去的時光〉讀本》的主要對象,是有意閱讀這部小說而又苦于抽不出足夠時間,或者面對二百多萬字的大部頭翻譯作品,心里多少有些猶豫的讀者。”
“第一次,我們把普魯斯特讀完了!”
每一段落一字不改,保留原汁原味;情節完備,人物豐滿,以一卷本管窺全貌。
即使對于懂法語的讀者,直接讀普魯斯特的原文也會有些隔膜,而周克希先生的翻譯那麼通透,好像亮起了一盞燈,對普氏所寫的九曲回腸的情感與思慮,一下能看得清清楚楚了。周氏翻譯,無數讀者最服氣的譯本。
隨書附贈《普魯斯特紙上展覽》彩色別冊,一冊再現二十世紀初巴黎風華。
【書籍信息】
書名:《〈追尋逝去的時光〉讀本》
作者:[法]馬塞爾 普魯斯特 著 周克希 譯
定價:68.00
出版時間:2016.03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介紹
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法國20世紀偉大的小說家,意識流小說大師。普魯斯特出生在巴黎一個藝術氣氛濃鬱的家庭,但從小就因哮喘病而被“逐出了童年時代的伊甸園”。他的氣質內向而敏感,對母親的依戀,對文學的傾心,為以後的創作埋下了種子。他青年時代經常出入上流社會沙龍,在熟悉日後作品中人物的同時,看穿了這個社會的虛幻。父母相繼去世後, 他痛感“幸福的歲月是逝去的歲月”,開始寫作《追尋逝去的時光》。在生命的最後十五年中寫成的這部巨著,猶如枝葉常青的參天大樹,屹立于文學之林的最高處。他借助于不由自主的回憶(無意識聯想),將逝去歲月的點點滴滴重現在讀者眼前,使時間在藝術中得以永存。
周克希:法語譯者。畢業于復旦大學數學係,在華東師范大學數學係任教期間赴法國巴黎高師進修黎曼幾何。回國後一邊從事數學教學,一邊從事法語文學翻譯。1992年調至上海譯文出版社,任編審。譯有《包法利夫人》、《基督山伯爵》、《三劍客》、《費 代》、《不朽者》、《小王子》、《王家大道》、《幽靈的生活》、《古老的法蘭西》、《成熟的年齡》、《格勒尼埃中短篇小說集》以及《追尋逝去的時光》第一卷《去斯萬家那邊》、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第五卷《女囚》等,出版有隨筆集《譯邊草》和手稿集《譯之痕》。
內容介紹
本雅明曾說,一切偉大的文學作品都是特例,而普魯斯特的《追尋逝去的時光》在這些特例中,屬于最深不可測的。這部七卷本的巨著自有一種不可思議的綜合,它把神秘主義者的凝聚力、散文大師的技巧、諷刺家的鋒芒、學者的博聞強記和偏執狂的自我意識在一部自傳性作品中熔于一爐,並且寫得令人興味盎然。倣佛從未有一部作品,具有如此豐繁的復雜美,卻同時又如此地明晰而優雅。
為了盡可能地讓讀者領略到普魯斯特獨特文體的魅力,《〈追尋逝去的時光〉讀本》採用“大跨度”的節選方式,即先在整部小說的每一卷中,分別選取我們認為特別精彩的大段,每個大段的文字一字不易,完全保留原書中的面貌,然後用盡可能簡潔的文字連綴這些段落,並作一些必要的交代。
名家推薦
《追尋逝去的時光》是一部重要的作品,普魯斯特是一個用心的人,用無數細節和回憶重新塑造了另外一種生活:“原來我沒有耐心看這部書,是周先生的譯本讓我 把它讀完。《追尋逝去的時光》是現代主義的小說……現在那些模倣者沒有一個可以超過這部作品,雖然形式上很好學,但沒有人做到用這種形式容納如此大的量,而缺少了量,就無法達到質的相同。”
——王安憶
普魯斯特的文體,自有一種獨特的美。那些看似‘臃腫冗長’的長句,在他筆下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異常精彩的。因為他確實有那麼些紛至沓來、極為豐贍的思想要表達,確實有那麼些錯綜復雜、相當微妙的關係和因由要交待,而這一切,他又是寫得那麼從容,那麼美妙……猶如一棵樹分出好些枝椏,枝椏上長出許多枝條,枝條上又結出繁茂的葉片和花朵。
——周克希
普魯斯特的小說,是他對他喜愛的許多文學藝術作品的重寫和再創作,因此它同時容納和超越那些作品:路易十四時代的作者聖西門的《回憶錄》,古代阿拉伯故事《一千零一夜》,以及深受日本浮士繪影響的埃爾斯蒂爾們的“印象派”繪畫、吸納了某些東方因素的德彪西的音樂,他所了解的和他在荷蘭畫家弗美爾作品中看到的精致完美的中國藝術品。
——涂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