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籍信息]
著者:[西班牙]恩里克·比拉-馬塔斯(Enrique Vila-Matas)著
譯者:蔡琬梅
出版時間:2015.3
出版社:世紀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書號:978-7-208-12513-1
定價:45.00
[編輯推薦]
巴托比是一群人,也是一種病毒,彌漫在文學世界里,讓作家難以下筆……
諾貝爾文學獎大熱人選、博爾赫斯與卡爾維諾的當下傳人、著名導演阿爾莫多瓦最鐘愛的作家之一恩里克 比拉-馬塔斯享譽世界的驚世奇作
法國梅迪西文學獎、法國年度最佳外語小說等多項國際知名文學獎得主
西班牙讀者票選21世紀前十年最佳小說第二名
“即便是文學大師如阿根廷的博爾赫斯或意大利的卡爾維諾,都能在其中找到親切的共鳴。”
——《柯克思評論》
[內容簡介]
巴托比,美國文學巨擘梅爾維爾筆下一位以“我寧願不”來拒絕一切的詭異角色,竟躍出紙頁化身為一種病毒,彌漫在文學世界中,讓眾多作家無法下筆。得上巴托比症的人都無藥可治,而任何抵抗此病的舉動亦是徒勞。本書的敘述者是便是一位“巴托比”患者,他年輕時曾寫過一本小說,但因為某種心靈創傷,他拒絕再寫。直到某一天,他開始寫日記,記錄那些和他同病相憐的作家封筆之謎。奇怪的是,他的日記里看不見正文,只有腳注,好像正文被某種不知名的病毒吞噬了……
[作者簡介]
恩里克·比拉-馬塔斯(Enrique Vila-Matas)是西班牙目前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目前已經出版了近三十部著作,體裁包括短篇、小說、隨筆和論文集。2000年之前,他的文學聲譽主要局限于西語世界、法國、意大利、葡萄牙和巴西等地。但隨著《巴托比症候群》的成功,比拉-馬塔斯逐漸被其他語言國家的讀者接納,影響力迅速擴大,他的作品已被翻譯十余種語言在全球發行,並被媒體看作近年來諾貝爾文學獎的又一熱門人選。
2013年,法國重要的文學期刊《文學雜志》將比拉-馬塔斯與諾貝爾獎獲得者莫言、愛麗斯·門羅、帕慕克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起並列為當今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比拉-馬塔斯還和波拉尼奧私交甚好,波拉尼奧甚至斷言:“在當今的西班牙文壇上,比拉-馬塔斯無人能及。”比拉-馬塔斯還被波拉尼奧以一個角色寫進了短篇集《地球上最後的夜晚》中。
西班牙著名導演阿爾莫多瓦也說過自己很鐘愛比拉-馬塔斯的小說。
[譯者簡介]
蔡琬梅 女,臺灣政治大學法律係畢業,西班牙巴塞羅那自治大學翻譯碩士。
[媒體評論]
這是一本探討作家為何放棄寫作的小說。作者以黑色幽默,刻意交雜現實與虛幻,情節構思縝密、風格顛覆傳統,同時展現其博學多聞的寫作功力。
——《經濟學人》
一本怪異、考驗讀者理解力,卻絕對不失趣味的作品。即便是文學大師如阿根廷的博爾赫斯或意大利的卡爾維諾,都能在其中找到親切的共鳴。
——《柯克斯書評》
此書帶來全新的閱讀感受,你絕對不會認為它平淡無奇。《巴托比》憑借獨一無二的黑色幽默,為讀者創造精神上與智力上的滿足。 ——美國《村聲雜志》
這本“非小說”式的小說,思路明晰且文筆幽默,是當代極具獨創性的作品。
——英國《衛報》
作者大膽地以“幽靈書”的形式,漫步文學與非文學之間,翻閱那些被遺棄的文字與未完成的片段,大膽探討“幽靈書”這個主題。 ——《紐約時報書評》
作者重新發掘並塑造了梅爾維爾筆下這位總是說“不”的典型人物巴托比。透過他的筆墨,這些隱身在文學中且為數眾多的“巴托比”已形成一個奇怪教派,大膽預言文學之病,在新千年之際聽來讓人倍覺警醒。 ——西班牙《世界報》
本書是一個文學畫廊,展示眾多文學名家為何決定停筆、向虛無與沉默看齊的原因。
——西班牙《前鋒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