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吳懷堯:創立中國作家富豪榜 改變公眾對作家偏見

時間:2015-01-19 15:03   來源:貴州民族報

  吳懷堯:創立中國作家富豪榜改變公眾對作家偏見

  人物檔案:吳懷堯,中國作家富豪榜創始人,公認的“傳媒鬼才”。1984年生于湖北紅安,師從現代漢語詞典,17歲高二退學,21歲進入媒體擔任深度報道記者。22歲首創“中國作家富豪榜”轟動華語世界,此後將其一手發展成持續追蹤記錄中國作家財富變化,反映全民閱讀潮流走向的著名文化品牌。23歲與文化領域最具代表性人物深度對話並推出《懷堯訪談錄》,榮獲新媒體貢獻獎。

吳懷堯:創立中國作家富豪榜 改變公眾對作家偏見

  創立“作家富豪榜”改變公眾對作家偏見

  馬曉鳴:中國作家富豪榜自2006年創立至今,作為持續追蹤記錄中國作家財富變化、反映全民閱讀潮流走向的超級文化品牌,一年一度的中國作家富豪榜已成為當今中國關注度最高、話題性最強、影響力最大的熱門文化事件。當初,是什麼力量或者靈感讓你有了創立中國作家富豪榜的想法?

  吳懷堯:我出生在南方小鎮,自小喜歡閱讀,在成長的過程中,幾乎將身邊可以找到的書籍都看完了,這種龐雜的閱讀,讓我對文學產生了濃厚興趣;到高中時期,自己開始寫作,為了加大詞匯量,通讀《現代漢語詞典》。

  高二退學後只身去了北京,開始從事編輯工作,不久後進入媒體工作,認識了閻連科、北村、何三坡、葉匡政、岳南、鄭淵潔、郭敬明等一批作家朋友。2006年,發生了先鋒作家洪峰乞討事件,媒體和公眾在驚嘆作家窮困潦倒的同時,無一不在哀嘆文學的沒落,中國作家的形象跌落谷底。作為從閱讀中受益的年輕人,我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心:中國作家群體整體生存狀態究竟如何?我開始著手調查,蹲書店、跑出版社、訪問作家,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事實逐漸浮出水面:中國作家生存正在兩極分化,既有食不果腹的窮作家,也有版稅千萬的富作家。只不過,富作家一直隱藏在暗處,公眾不知道而已。創立“中國作家富豪榜”,就是讓公眾知道中國作家的生存現狀,徹底改變公眾對作家的偏見。

  馬曉鳴:中國作家富豪榜每年出爐均會引爆全國關注,迅速引發社會各界持續熱議,產生不可思議的轟動效應,同時,這些年對此存異議的聲音也可謂鋪天蓋地,這些年,你是在掌聲中前行或是在壓力中前行?

  吳懷堯:掌聲和異議都是一種鼓勵;掌聲讓我知道作家富豪榜可以讓更多人關注中國作家,讓寫作致富光榮變成社會共識;異議則是一種提醒,作家富豪榜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比如不斷有人說,作家富豪榜排斥網絡寫作群體,在聽到這種聲音後,我們加大對網絡寫作群體的關注和調查,在時機成熟時推出網絡作家榜。

  馬曉鳴:在中國作家富豪榜榜單上,作家的排名是以“收入”論英雄,有人認為,中國作家富豪榜是在用金錢來衡量作家的價值,對此你怎麼看?

  吳懷堯:作家有錢了,是時代幸事;寫作可致富,更加令人鼓舞。中國作家富豪榜的排名基礎就是圖書銷量,這是讀者用鈔票投出來的。我們呈現事實,從來沒有說財富排名等同文學價值,所以你提到的這種情況,屬于百分百誤讀。某些批判看上去激揚慷慨,實則是拉響弦、放空箭。

  馬曉鳴:2012年的“第七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由主榜單中國作家富豪榜和網絡作家富豪榜、漫畫作家富豪榜及外國作家富豪榜三個子榜單組成,“三個子榜單”的“加盟”說明了什麼?

  吳懷堯:說明隨著讀者閱讀的多元化,作者寫作方式和發表平臺也在多樣化,讀者閱讀的成本變低,寫作致富的作家變多。以前文學作品只是單純的紙質出版,出版不了的文學作品變成了抽屜文學,現在有了網絡,寫作可以直接面對萬千讀者;以前港臺、日本漫畫大行其道,現在本土原創漫畫快速崛起;以前西方經典只是小圈子的精英讀物,現在成為都市白領的快消品。

  馬曉鳴:作為日益成長的網絡文學呈現發展壯大之勢,你如何看網絡文學的價值?

  吳懷堯:我一直都很關注網絡作家的生存現狀和創作狀態,加之公眾對網絡作家群體缺少了解,所以2012年推出了網絡作家富豪榜這個全新的子榜單,將網絡作家群體推到聚光燈下,讓更多心懷寫作夢想的人知道還有廣闊的網絡平臺可以實現夢想。

  當前,網絡文學生機勃勃,且仍有大量明珠蒙塵,等待文學伯樂的發掘。網絡文學從個人論壇發帖走到今天的逐漸實現產業運作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不僅讓很多人圓了寫作夢,也讓更多人可以更便捷地享受閱讀之樂。我看好網絡作家,隨著閱讀介質的電子化、數字化,我相信網絡創作會成為主流。

  馬曉鳴:能否簡單介紹一下中國作家富豪榜制榜的程序?

  吳懷堯:每年中國作家富豪榜的調查,從九月底十月初開始,一直持續到十一月底十二月初結束,期間我們會去全國各大書店、出版機構採集數據,產生入圍作家初始名單,根據名單和作品的出版人、作家本人溝通核實數據,最後就是將調查結果在媒體重磅發布。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