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被翻譯得少 賈平凹:只能是守株待兔
2014年度新浪中國好書榜·年度十大好書,前天下午在北京圖書訂貨會上揭曉。著名作家賈平凹創作的長篇小說《老生》拔得頭籌,到現場領獎的賈平凹被讀者提問,為何自己的作品被翻譯並推介到國外甚少。
已經步入花甲之年的賈平凹說像他這個年齡,經過那麼多的事情,從那個時代過來,很多東西都成為一種歷史,成為一種記憶了。但是這個年代又正好是失去記憶的年代,人們容易把什麼事情都忘掉了,所以就把它寫下來。《老生》就是這樣一本記憶之作。
賈平凹實話實說,“對于作品被翻譯這件事,我自己確實無能為力。我所做的只能是守株待兔。”對于自己作品被翻譯輸出的較少,他並不介意,話語中顯得十分淡定,“誰要願意來翻譯,那就歡迎來洽談版權。別人不來翻譯,我也不知道到哪去找翻譯者。”賈平凹還透露,但凡翻譯過其作品的人,難的倒還不是方言,而是文字背後的東西。
雖然得獎讓賈平凹很高興,但在發表獲獎感言時他卻感嘆,這些年每到年終,不管是報紙、網站都有一個書籍排名榜或者是頒獎,一方面說明了對文學的重視,但另一方面也說明文學的慘淡。 揚子晚報特派記者 蔡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