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 名:獨裁者手冊:為什麼壞行為幾乎總是好政治
作 者:(美)布魯斯·布魯諾·德·梅斯奎塔 阿拉斯泰爾·史密斯
出版社: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文藝出版社
作者簡介:
布魯斯·布爾諾·德·梅斯奎塔,紐約大學政治學係Julius Silver講座教授、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和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他通過設立于紐約的咨詢公司長期擔任美國政府國家安全事務方面的顧問,也為眾多公司提供談判指導與結果預測方面的咨詢服務。
布爾諾·德·梅斯奎塔1971年從密歇根大學獲得政治科學博士學位。2001—2002年他擔任國際研究學會主席。他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對外關係理事會會員以及古根海姆基金會學者。布爾諾·德·梅斯奎塔迄今出版了16本書,超過120篇論文,並在《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芝加哥論壇報》、《國際先驅論壇報》等報刊上發表過大量文章。
阿拉斯泰爾·史密斯,紐約大學政治學教授。他此前在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和耶魯大學任教。他從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獲得政治科學博士學位,從牛津大學獲得化學學士學位。他從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獲得過三項研究津貼,2005年他獲得卡爾·多伊奇獎(Karl Deutsch Award),該獎每兩年一次頒發給40歲以下最出色的國際關係研究學者。1997—1998年他被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選為國家研究員。
內容簡介:
為什麼同樣一個人可以在一個國家推行善政卻在另一個國家施行最殘暴的獨裁?在這里,與其說制度是答案還不如說是問題本身。為什麼比利時的制度越來越民主,而同一時期,同一領導人的剛果,卻越來越獨裁?難道是因為利奧波德二世只愛本國人或者有種族歧視?但後來剛果自己“選”出來的領導人並沒有做得更好,仍然是一個糟糕的獨裁者。
在《獨裁者手冊》這本書里,梅斯奎塔和史密斯研究多年,得出了一個能夠相當完美地解釋這一政治現象的理論,即:不管是國家、公司還是國際組織,其政治格局不能簡單地以“民主”和“獨裁”來劃分,而必須用民意選民、實際選民、勝利聯盟的數字多少來描寫。如果勝利聯盟的人數很多,那麼這個國家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民主國家。反過來,如果勝利聯盟的人數非常少,那麼不管這個國家有沒有選舉,都是事實上的非民主國家。據此,很容易明白:在剛果,利奧波德二世只需要讓少數人高興就足以維持自己的統治;而在比利時,他必須讓很多人滿意才行。
不得不提,對任何想理解政治的真正運作方式的人來說,《獨裁者手冊》都是一本必讀的書,無論是政治領域的政治還是商業界的政治,無論是在獨裁國家還是在民主國家。
書摘正文
第一章 政治的法則
政治的邏輯並不復雜。事實上,只要我們準備好審慎地調整我們的思維方式,理解政治世界里大多數事情出人意料地簡單。為了正確理解政治,我們必須修正一個特別的假設:我們必須停止認為領袖們能夠獨自領導。
沒有哪個領導人是單槍匹馬的。如果我們要理解權力如何運行,我們必須停止認為獨裁者可以為所欲為。我們必須停止相信阿道夫·希特勒或任何其他獨裁者能夠獨自掌控他們各自的國家。我們必須放棄這樣的想法,即安然公司的肯尼斯·雷或英國石油公司的托尼·海沃德了解他們公司中發生的一切事情,或他們可以做出所有重大決策。以上這些想法毫無疑問都是錯的,因為沒有哪個皇帝、哪個國王、哪個酋長、哪個暴君、哪個首席執行官、哪個族長能夠獨自統治。
來看看法蘭西的路易十四(1638—1715)。被譽為“太陽王”的他在位超過70年,主導了法國的擴張和現代政治國家的產生。在路易十四統治下,法國成為歐洲大陸的霸主和美洲殖民化的主要競爭者。他和一幫親信制定了《路易法典》,影響了日後《拿破侖法典》的形成,後者成為今天法國法律的基礎。他將軍隊現代化,組成了一支職業化的常備軍,成為歐洲其他地區乃至全世界效倣的榜樣。毫無疑問他是他所處時代乃至任何時代最傑出的統治者之一。但他並不是單槍匹馬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