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要聞播報

兩部門簽署《工業產品質量監督工作合作協議》

2010-11-29 09:51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     編輯:張蕾

  11月26日上午,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國家質檢總局在北京簽署了《工業產品質量監督工作合作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和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出席了簽字儀式。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奚國華與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魏傳忠分別代表合作雙方簽字。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劉利華,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國家質檢總局總工程師張綱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了簽字儀式。

  根據《協議》內容,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國家質檢總局將圍繞加強工業產品質量監督工作,在四個方面加強合作配合。一是制訂工業產品質量安全業務工作政策措施,引導和推動企業落實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開展工業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控,加強市場準入和行業準入,落實產業政策,規范工業企業自我聲明和工業產品貫標等工作;二是發揮各自職能優勢,推進“家電下鄉”等國家重大專項活動,以及重點行業領域質量興業、工業產品質量信譽建設、行業性產品質量分析、突出產品質量問題整治等專項工作;三是在相關業務工作領域,合力推進建立信息溝通平臺,加強信息交換,相互通報情況;四是推進工業產品質量監督工作的宣傳,聯合表彰取得突出成效的地方相關部門、行業組織等。

  李毅中和支樹平在簽字儀式上分別發表重要講話。

  李毅中指出,簽署合作協議是深入落實中央關于質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措施,是改進和提高我國工業產品質量工作的工作機制。通過學習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對質量工作要有新的認識。要認識到加強質量管理是促進轉變發展方式,改變我國工業大而不強,工業增加值率低的現狀,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方面;是拉動消費,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是增強國際競爭優勢,拓展外需的重要途徑。他強調,加強技術改造和進步,提升品質,改進服務,創建知名品牌是推進質量進步的重要手段。

  李毅中還就加強工信部門的“指導”與質檢部門的“監督”的協作配合提出要求。要在協議框架基礎上,通過規劃計劃,把合作落實到工作中去;要在全係統加強合作,不斷擴大合作領域,強化合力,共同推進提高工業產品質量。

  支樹平指出,簽署這個合作協議,是貫徹落實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實際行動,是推動我國質量水平提高的重要舉措。質量工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性、保障性工作。質檢部門作為質量主管部門,面對科學發展對質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面對人民群眾對產品質量寄予的新期待,深感責任重大、責無旁貸,必須恪盡職守、奮發有為。一方面,要全面履行職能,充分發揮標準、計量、認證認可、質檢科技基礎性、保障性作用,綜合運用市場準入、生產許可、監督抽查、執法打假、產品召回等多種手段,全面加強質量管理,大力推動質量振興,努力維護產品質量安全,促進提升我國質量總體水平。另一方面,要增強大局觀念,強化合作意識,聯合兄弟部門和社會各界形成質量工作合力,共同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質量監督之路、質量振興之路、質量強國之路。

  此次《協議》的簽署,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國家質檢總局在以往相關領域開展合作的基礎上,為共同破解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中一些難題,使雙方合作係統化、制度化,增強操作性和針對性,採取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國家質檢總局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重大舉措。《協議》的成功簽署和有效實施,對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監督工作的有效性,促進工業產品質量水平的提升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