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要聞播報

機械基礎零部件產業振興實施方案

2010-10-29 09:43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     編輯:張蕾

  機械基礎零部件(主要指:軸承、齒輪、模具、液壓件、氣動元件、密封件、緊固件等)是裝備制造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決定著重大裝備和主機產品的性能、水平、質量和可靠性,是實現我國裝備制造業由大到強轉變的關鍵。為落實《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升基礎零部件發展水平,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特制訂本方案。本方案實施期為2010年∼2012年。

  一、現狀與問題

  (一)現狀


  機械基礎零部件品種規格繁多,量大面廣,為航空航天、兵器、機械制造、交通運輸、建設工程、冶金礦山、石油化工、電力能源、電子通信、輕工紡織等裝備提供配套,並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機械基礎零部件制造業已經形成門類較齊全、規模較大、具有一定競爭力的產業體係。


  目前,我國擁有機械基礎零部件規模以上企業8000多家。進入21世紀後,我國機械基礎零部件制造業連續多年保持年均20%以上增速,國內市場佔有率65%左右,重大裝備配套水平顯著提高,已成為機電產品出口大戶,緊固件產量居世界第一位,液壓元件、齒輪市場銷售額居世界第二位,軸承和模具銷售額居世界第三位。


  (二)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裝備制造業水平大幅提升,大型成套裝備已能基本滿足國民經濟建設需要,然而基礎零部件卻無法滿足主機配套要求,已成為制約我國重大裝備發展的瓶頸。主要問題表現在:


  一是科技創新能力薄弱。我國機械基礎零部件制造業對材料、工藝缺乏係統研究與應用,基礎共性技術研發和實驗投入少且分散,技術基礎薄弱,原創技術和專利產品少,導致產品早期故障率高、使用壽命短、可靠性差,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二是產業結構不合理。機械基礎零部件產業市場進入門檻低,有效行業監管和企業自律缺失,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及知名品牌少。中低端基礎零部件產品低價惡性競爭嚴重;高端基礎零部件研發、制造能力嚴重不足。


  三是工藝裝備落後。我國機械基礎零部件制造工藝及裝備落後現象長期存在,工藝基礎數據積累不足,過程控制能力和工藝保證能力不均衡,制造技術與檢測手段落後,致使產品的一致性和穩定性不能滿足主機配套需求,嚴重影響了產品制造水平的提升。


  四是新產品進入市場難。檢驗認證體係不夠完備,新產品缺乏實驗驗證和應用業績,加上用戶和主機企業因受責任風險等因素影響,對使用基礎零部件新產品缺乏信心。同時部分用戶對新產品質量差的慣性思維,增加了新產品進入市場的難度。


  二、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按照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調整產業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重大裝備需求為依托,以培育專業化企業為載體,著力加強政府引導,著力加強政策扶持,著力加大宣傳力度,著力加大研發投入,逐步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為實現裝備制造業由大變強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原則


  圍繞國家重點工程、重點領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對重大裝備的需求,積極發展關鍵基礎零部件,提高市場配套能力。通過健全和完善標準體係,推進第三方產品檢驗認證制度,建立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規范市場秩序。


  ——創新先導原則


  加大研發投入力度,開展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究及產品開發,加強行業公共研發和服務平臺建設,培育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係,形成持續的創新能力。


  ——結構優化原則


  鼓勵企業通過兼並重組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積極引導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方向發展,形成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


  ——重點突破原則


  選擇一批基礎條件好、需求迫切、帶動作用強的領域和產品,加大支持力度,突破發展瓶頸,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產品和知名品牌,帶動產業的全面發展。


  三、目標


  通過3年努力,使我國機械基礎零部件制造水平得到明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較大提升,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局面得到改善,逐步扭轉基礎零部件產業發展嚴重滯後的被動局面。
  突破一批基礎零部件制造關鍵技術,產品技術水平達到21世紀初國際先進水平;研發一批關鍵基礎零部件,掌握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重大裝備基礎零部件配套能力提高到70%以上;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發展一批高附加值產品,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專業化強的基礎零部件企業及知名品牌;加大技術改造支持力度,著重加強工藝裝備及檢測能力建設,創建若幹行業技術服務平臺,完善技術創新體係,夯實技術創新基礎。


  四、重點任務


  (一)圍繞重點領域,突破一批關鍵零部件發展瓶頸


  圍繞能源開發、交通運輸、新農村建設、新材料制備、節能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建設所需裝備,針對主機配套的軸承、液壓件、密封件等關鍵基礎零部件性能水平低、可靠性差等問題,加強基礎工藝研究,改善生產條件,加快提升基礎零部件質量水平,不斷滿足各領域裝備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需要。


  1.高效清潔發電設備配套領域


  1.5兆瓦以上風力發電機增速器軸承、發電機軸承和主軸軸承、齒輪傳動裝置,偏航變槳用液壓伺服係統與密封係統,風電塔筒用大規格高強度緊固件,葉片成型模具和電機定、轉子零件大型精密衝壓模具;大型水力發電機球閥、轉輪葉片、接力器密封係統;核電站二級泵軸承、新型核電主泵三級密封裝置、高可靠性核電專用緊固件。


  2.高檔轎車及重載卡車配套領域


  轎車三代輪轂和重載卡車二代輪轂軸承單元,汽車節能自動變速器及其關鍵零部件,汽車發動機正時鏈係統和變速箱齒形鏈係統,汽車發動機用高強度緊固件,高檔轎車覆蓋件模具及多工位高精度衝壓模具,汽車超強鋼板熱壓成形模具,汽車發動機進氣歧管成形模具,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裝配生產線用氣動伺服閥、比例閥和閥島、定位氣缸;制動能量回收型汽車液壓混合動力裝置。


  3.軌道交通裝備和船舶配套領域


  時速300公里及以上高速動車組、大功率交流傳動電力/內燃機車、載重100噸鐵路重載貨車和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用軸承、齒輪傳動裝置、氣動元件及係統;船用大功率高速齒輪傳動裝置、高轉速大功率液力偶合器調速裝置,海洋工程用超大模數齒輪齒條傳動裝置。


  4.工程機械和農業機械配套領域


  工程機械用高壓柱塞泵/馬達、高壓液壓閥、液力變矩器、動力換檔變速箱、液壓電子控制器,千噸級重型運輸車齒輪傳動裝置,全斷面掘進機主軸軸承、密封件,大型行走機械用液力變速器及驅動橋箱;半喂入水稻收割機靜液壓驅動裝置(HST),大型拖拉機耕深液壓控制係統。


  5.冶金礦山設備配套領域


  大型薄板冷熱連軋設備、高速線材軋機、森吉米爾軋機用軸承,大型軋機設備用伺服裝置和係統;煤礦掘進機、採煤機配套用靜液壓驅動係統、高轉速大功率液力偶合器調速裝置,水泥立磨機軸承,液壓支架配套的密封材料和密封係統。


  6.電子專用裝備及新興產業配套領域


  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用引線框架精密多工位級進衝模,集成電路精密封裝模具,電子元器件和精密接插件用精密模具,超高速精密衝壓模具;高分子復合材料成型設備、生物制藥設備、醫療器械所需的精密、超精密模具,CT機軸承,新型化纖設備軸承、智能定位氣動執行係統。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