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臺商雜志&網絡

參與電商供應鏈 傳統代工找到新跑道

2012-05-10 08:18     來源:臺商     編輯:王思羽

  借力電商平臺 轉型內銷品牌戰略

  代工企業除了代工轉型外,還有一個路徑就是轉型做品牌。對于不少代工廠來說,自己做品牌一直是個揮之不去而又遙不可及的夢。他們通常會面臨兩大難題:即營銷和渠道。營銷的難題在于工廠沒有接觸過也不了解大陸用戶,因而營銷不知從何做起;而自建渠道的難題在于需要巨大的投入。

  電子商務這一通路,似乎可以使這兩個問題迎刃而解。一方面是由于互聯網使得用戶與產品可以無限接近;另一方面則是經過多年的發展,在線也已經有了淘寶、京東、當當等成熟的平臺型渠道。

  于是,一些外貿企業便開始在在線自創品牌。2006年,給海外箱包品牌代工十幾年的葉海峰決定借助淘寶網轉型做電子商務,于是創立了麥包包品牌。經過短短6年的發展,麥包包目前已經成為擁有超過1000名員工、銷售額近1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大陸最大的箱包品牌企業。

  無獨有偶,凱爾制衣也是成功轉型的一個案例,總經理吳志超採取了一種借力的策略——招網絡代理。淘寶上的大部分賣家,都沒有自己的工廠,他們通常的做法是四處找貨,然後慢慢做大。于是,吳志超就去找這些大賣家談代理分銷。吳志超說,這種借力的方式很管用,在3個月的時間里,其品牌格男仕就實現了1000多萬元的銷售額。

  目前,在淘寶平臺上成長起來的“淘品牌”中,年銷售額過億元的企業已經比比皆是,其中一部分是設計師品牌,另一部分就是外貿企業轉型後自創的在線品牌。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網購需求的不斷放大,轉型在線品牌將是代工企業轉型的一個主流方向。

  新跑道 電商“代工”是轉型良機

  網絡購物的興起,給大陸代工企業帶來了更多的、更新的成長機會。根據艾瑞數據報告顯示:2011年大陸網絡購物交易規模達7735.6億元,其中服裝超過2200億元,除凡客之外,淘寶上還涌現出了數以百計的年營收超過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的淘品牌。

  傳統代工企業由接外單到接電商訂單,只是合作夥伴的轉變。實際上,電子商務市場給代工企業帶來的最大機會還在于:讓制造業能夠以低成本打造自有品牌,從而擁有更好的溢價能力。而這正是許多受制于貼牌企業、賺取微薄加工利潤的代工商們最容易的轉型路徑。

  2011年10月24日,凡客官網開始售賣《喬布斯傳》並隨書贈送紀念T恤。當人們在凡客上搶購《喬布斯傳》的時候,很少有人注意過:隨書贈送的 紀念T恤,從設計到制造的流程只有一周時間。而承制這一T恤的就是寧波申洲針織有限公司,其最為看重的就是像凡客這樣的互聯網品牌所產生的單款訂單量以及增量空間。

  對于代工企業來講,其轉型有兩個方向:一是緊跟互聯網品牌的發展,接一些大電商的訂單;二是創造自有品牌,利用電子商務實現內銷。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給代工企業所帶來的增量生意都是非常可觀的。

  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外貿代工企業多如牛毛。電子商務或將從根本上改變這些代工企業的業務模式,對產業格局形成撼動。參與電商供應鏈的傳統代工企業,正試圖改變著自己的命運,創造著新的生存軌道。(陳薜薇)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