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動態

東風裕隆的大陸十年規劃:“押寶”電動車

2010-11-12 09:18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張蕾

  在華創車電電動車研發部經理任永耕看來,中國的臺灣就好比美國的加州,是最具模范效應的電動車市場。“臺灣很小而且是一個島,車子跑不出去,納智捷電動汽車一次充電的續航里程約為300公里,在島內做充電設施布局會很容易,電動車在這里有著非常理想的運營環境。而大陸的情況完全不一樣,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很遠,電動車在一個城市內部的交通運行中,將發揮最大的效益。”

  作為裕隆集團下屬的研發中心,成立6年時間的華創車電已成為臺灣汽車研發的領跑者。該公司由裕隆集團和臺灣一開發基金聯合創立,成立資本為新臺幣50億元,主要為裕隆旗下的自主產品進行整車研發,並將汽車電子技術作為其核心競爭優勢。2006年,公司在臺北新店廠區建立了臺灣首座整車設計中心。

  臺灣相關部門技術處推出的業界科專整車計劃,旨在增強臺灣汽車的自主研發實力,該計劃由華創車電總負責,而電動汽車開發則是其中的重點。任永耕認為,要推行電動汽車,政府的輔助必不可少,因為電動車是一個前瞻性的技術,不是一家公司可以完全掌握的,現在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個良好的政策氛圍,汽車企業對電動車的態度也很積極,形勢非常樂觀。

  “未來兩三年是電動車普及非常關鍵的時期,若能把成本和營運模式建立起來,電動車將有望獲得極大成功。”任永耕表示,汽車企業押寶電動車絕非賭博,而是認準了未來,巨大的投入是對未來的理性投資,對電動車關鍵技術的投入,很可能讓中國抓住領先于世界的機會。

  將臺灣的電動車開發經驗引入大陸,是華創車電乃至裕隆集團的首要任務。今年9月底,東風汽車與裕隆集團在北京正式簽約建立合資公司,決定引進並共同打造自主品牌納智捷,希望通過IT科技的廣泛應用來改變中國汽車產品的整體性能水準,將納智捷打造成“華係車”的旗幟品牌。

  在合資公司的計劃中,納智捷品牌下的SUV、MPV、轎車及純電動汽車將在大陸陸續上市。2011年年中,將上市首款SUV產品;2012年推出首款電動車,並將實現每年兩款新品的投放。

  目前,納智捷品牌已在臺灣投產了MPV與SUV兩款產品,今年6月上市的納智捷SUV月銷量在千輛以上,9月銷量達到1200多輛,超過本田CR-V(配置 圖庫 口碑 論壇)與豐田RAV4,躍居臺灣SUV銷量榜首。受限于裕隆汽車的產能,目前臺灣市場上仍有2000余份訂單未消化。

  據了解,目前臺灣一年的乘用車銷量為20余萬輛,而大陸汽車市場的銷量已經進入千萬量級區間。裕隆集團對納智捷在大陸市場的未來發展頗為看好,特別是電動車,大陸有非常好的政策環境,在基礎設施建設推廣及消費補助等方面並不亞于臺灣。

  上周,東風裕隆在深圳第25屆世界電動車大會上,展出了MPV、SUV和CEO三款電動車以及電動概念車Neora。納智捷電動車均採用高性能的鋰離子電池組,採用220V充電,提供高達40kWh的電能來源;其高性能電動感應馬達借由電能產生旋轉磁場驅動車輛,最大功率180kW,最大扭矩265N·M。納智捷電動車的能耗僅為 11.43kwh/100km,0~100km/h 加速僅為8.9秒,最佳節能模式下續航力高達350km以上。

  任永耕說,除了乘用車之外,華創車電還將把電動車技術應用在東風的卡車及客車平臺上。針對大陸市場的城市環境,電動商用車無疑是最適合量產及廣泛推廣的產品門類。

  據東風裕隆介紹,純電動車的能源效率約為混合動力及柴油車的1.7倍,是汽油車的2倍,若以再生能源發電,總效率更可高達79%,是兼具經濟與環保的首要選擇。而無論是混合動力車還是增程型電動車等過渡型產品,都具有汽油引擎,都會在使用中產生二氧化碳排放。

  任永耕認為,降低電動車成本的最佳方法,就是在營銷上把電池和汽車分離。汽車本身的成本與汽油車是一樣的,電池採用租用模式,那麼租用電池的費用絕對不會高于汽油車的燃油成本,這還沒有包括政府對電動車的福利補貼。“汽車行駛同樣的距離,用電成本是用油成本的十分之一。現在就是電動汽車發展最好的時機,以東風裕隆的技術水平,未來如果以電池租賃的模式運營,無論是在購買還是使用成本上,電動車都可能做到比汽油車更便宜。”

  任永耕表示,目前納智捷的電動車電池基本上都由臺灣廠商生產,但在大陸銷售的電動車,其所有零件都將在大陸採購。此外,已成立的東風裕隆研發中心將承擔未來多數車型的研發任務。這種合資建廠即建立研發中心的做法,在業內極為少見。

  據了解,東風裕隆未來10年規劃中的產品共有15款,已成型的有8款,所有產品均有電動版本。“未來就是電動車的天下,這是絕對沒錯的。”任永耕說。(記者 王超)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