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區母乳喂養周主題活動在北京寶島婦產醫院舉辦
中國臺灣網8月7日北京消息 2014年8月1-7日是第23個世界母乳喂養周,今年的主題是“母乳喂養:致勝一球,受益一生”。8月7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區衛生局、海淀區婦幼保健院共同主辦的2014海淀區母乳喂養周主題活動暨兩岸愛嬰管理交流論壇在北京寶島婦產醫院舉辦,旨在促進社會公眾對母乳喂養重要性的正確認識並支持母乳喂養。
北京市海淀區衛生局副局長劉平、北京優生優育協會會長陳靖宇、北京寶島婦產醫院院長余堅忍和臺北健康大學助產研究所所長郭素珍,以及孕產婦代表近100人參加了活動。會上,通過《母乳-生命之源》宣傳片觀賞、及孕產婦母乳喂養心得交流等多種形式,與會領導和社會各方代表在會上暢談母乳喂養和愛嬰工作的經驗、體會。
科學早已證實,母乳是6個月內嬰兒最理想的食物。母乳中不僅含有嬰兒生長發育所需的全部營養成分,還含有豐富的免疫物質。母乳喂養既能促進嬰兒正常生長發育和身心健康發展,減少感染性疾病的發生,也有利于預防成年期慢性病的發生。同時,促進母親的產後恢復,增進母子情感。可以說,母乳喂養有利于嬰兒和母親的健康,有利于家庭與社會的和諧,有利于出生人口素質的提高。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喂養已成為國際共識。
北京市海淀區衛生局局長劉平指出,世界母乳喂養宣傳周是由世界母乳喂養行動聯盟組織發起的一項全球性的活動,目前在全球已有120個國家參與此項活動。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兒童健康,努力推動全社會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喂養,先後發布了《母乳代用品銷售管理辦法》和《嬰幼兒喂養策略》,積極創建促進和支持母乳喂養的愛嬰醫院和愛嬰社區,推動醫療衛生機構落實促進母乳喂養的各項措施。
臺北健康大學助產研究所所長郭素珍的《臺灣母嬰親善醫院發展與世界愛嬰醫院發展異同》主題報告指出,臺灣曾經歷過配方奶粉大量涌入的社會階段,導致母乳喂養率一度跌至只有5%,職業女性人數增加、產檢時間短(8周)、醫院大量採用母嬰分離的嬰兒室等,也是母乳喂養率低的重要原因。經過近年來大力建設母嬰親善醫院(即愛嬰醫院),單純母乳喂養率已經開始提升。
北京寶島婦產醫院院長余堅忍教授則表示,寶島婦產醫院將充分發揮愛嬰醫院的示范作用,通過產科門診、孕婦學校、產科病房等途徑,對產婦進行母乳喂養知識和技能教育。並開設母乳喂養咨詢熱線,及時解決母乳喂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致力將母乳喂養工作落到實處。(中國臺灣網記者 馬迪)
兩岸愛嬰管理交流論壇,臺北健康大學助產研究所所長郭素珍做主題報告。(中國臺灣網 馬迪 攝)
為海淀區愛嬰醫院代表授牌。愛嬰醫院的目的是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喂養,提高母乳喂養率,以降低嬰兒發病和死亡率。(中國臺灣網 馬迪 攝)
與會人員在認真觀看母乳喂養宣傳片。(中國臺灣網 馬迪 攝)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