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商情快遞

福建清流:“石窩窩”變成了“金窩窩”

2014-07-25 13:50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迪

  (記者董建國)層層疊疊的茶園依著山勢起伏,倣佛綠色海浪……記者日前走入福建三明市清流縣賴坊鄉,滿眼欣欣向榮的景象。村民說,如今黨員幹部和群眾一條心謀發展,“石窩窩”變成了“金窩窩”。

  清流縣位于閩中山區,賴坊鄉是清流出了名的窮地方。人均耕地不足一畝,每年口糧都緊巴巴。十幾萬畝的山地上都是石礫,連松樹、杉樹都針葉林種不活。這樣的水土咋養人?

  “窮山惡水難養人”,賴坊鄉賴武村的老支書賴崇賢說,窮得叮當響的賴坊人“望山興嘆”,年輕一輩只能遠走他鄉。“在廣東汕頭澄海甚至有個‘賴坊村’,幾千名賴坊人都在那里打工。計劃生育抓得緊的那段時間,要常年在那派駐計生工作組。”

  “那時的賴坊人就想,窮日子何時是個頭。”賴崇賢說。

  “脫貧不能等、不能靠。面對窮山惡水,用血汗砸也要砸出一條致富路子來。”賴坊鄉黨委書記王懷斌說,從2011年開始,鄉里數十名黨員幹部多次問計專家,蹲守田頭,足足花了幾個月時間摸清了“家底”,理清了發展思路。既然山地幹旱,石礫多,不適應針葉林木發展,那就種植茶樹、油茶等闊葉林木,多渠道發展生態農業。

  “這一幫,幫到老百姓的心坎里。我們鄉現在優質油茶種植就達上萬畝。”山珍源油茶公司的負責人羅生木說,僅自己公司就在山上開墾荒地,種植油茶兩千多畝,帶動農戶上百戶。“一畝油茶估計產油近百斤,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這每一分錢可都是從荒山里摳出來的。”

  一些臺商也開始將關注賴坊。鄧國光是最早到賴坊投資的臺商。2011年,他帶著臺灣“東方美人茶樹”,只身來到賴坊,種植了茶園上千畝,創辦了智豐茶業有限公司。

  “吸引我的不僅是自然環境,還有當地的服務意識。”鄧國光說,公司在注冊期間,由于資金從臺灣轉到大陸,把姓名弄錯了一個字,導致資金無法提出,當地部門馬上與他到銀行將情況說明清楚,問題立即得到解決。如今,鄧國光的公司帶動當地農戶種植茶葉上萬畝。

  數年間,賴坊當地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了十多家,入駐臺企3家。賴坊還專門整合全鄉涉臺農企,成立了農產品集中加工區,並成立產業經濟黨支部,派駐幹部下基層,點對點服務臺商。

  生態農業初具規模,百姓種植熱情高漲,錢袋子也實在了。“如今賴坊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茶葉、苗木或油茶種植,許多外出打工者開始返回家鄉。去年人均收入過萬元,一大半的百姓家里建起了新房子。”王懷斌說。

  賴坊人的目光仍然沒有離開“大山”。如今,賴坊正在建設“生態休閒農場、臺灣風情園、茶文化博覽園”等景區,積極發展特色農家樂旅遊。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