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上海人青睞互聯網金融 但憂安全性
互聯網金融方興未艾,在上海有越來越多市民投身其中。上海市統計局19日發布一項調查報告顯示,上海市民普遍認為互聯網金融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擔憂其帶來的消費者服務和安全問題。
盡管互聯網金融起步發展僅短短兩年時間,但已滲透進市民的日常生活。這份調查通過對上海3000名市民進行調查後顯示,有59.3%的受訪者表示購買或使用過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服務。尤其是35歲以下受訪者中,有近八成使用過互聯網金融,從個人收入水平看,月收入5000元人民幣以上的受訪者中,有80.7%使用過互聯網金融,高出平均水平21.4%。這表明,年輕人和中、高收入者是使用互聯網金融的主要群體。
而互聯網金融因其使用方便快捷、覆蓋面廣,貼近老百姓生活需求,給傳統金融服務帶來一定衝擊。調查顯示,在購買或使用過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受訪者中,有97.5%認為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服務與傳統銀行業務相比具有優勢,僅2.5%認為沒有優勢。
不過雖然如此,對于這一新興事物市民還是存在一些擔憂。在購買或使用過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受訪者中,有72.6%的人認為互聯網金融的弊端和不足是“尚無明確監管,用戶權益缺乏保障”,66.6%認為是“網上交易資金安全存在隱患”,57.7%認為是“互聯網金融機構的資金風險防控能力不足”。
這表明,消費者權益保護、網絡交易安全隱患、防范風險能力不足是當前互聯網金融面臨的主要問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