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商情快遞

臺灣學界研發銅導線新突破 智能機電力或更持久

2012-06-01 08: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思羽

  據香港中通社報道,臺灣交通大學研究團隊研發出“納米雙晶結構”,可應用在“三維集成電路”(3D IC)制程,讓電子產品更省電、速度更快、降低成本、增加使用年限,像是智能手機電力不持久的狀況,將有機會克服。

  新竹交通大學30日舉行記者會發表研究成果,材料科學與工程係教授陳智的研究團隊,透過制程的改變,加上改良的納米雙晶銅金屬層,搭配業界常用的直流電,做出新的結構,成功控制接點的電性和機械性質,可助芯片達到高度穩定性,研究結果已刊登在世界頂級的《科學》(SCIENCE)期刊。

  陳智表示,目前所有應用到IC芯片的電子產品,電流在晶體的導線中流動,就像是海水水流衝擊一樣,最後導線會被撞開壞掉。他在三維集成電路的銅導線部分,透過電鍍液加入適當添加劑,並使用高電流密度擾動,制造出100%達到高密度且整齊的納米雙晶結構銅導線,達到無孔洞、低電阻的優異表現,未來應用在三維集成電路制程時,不但降低成本,也讓電子產品體積縮小,更省電,速度更快,預估使用壽命可增加數倍到數十倍。

  陳智表示,目前這項技術研發已申請專利,未來可應用在計算機、手機、醫療電子產品的制程與改進上。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