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養殖臺灣接生 兩岸默契分工讓甲魚更“好吃”
浙江海洋與漁業幹部學校等單位昨前往臺灣屏東縣里港鄉參觀甲魚養殖場。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9月2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浙江海洋與漁業幹部學校等單位24日到臺灣屏東縣走訪甲魚的故鄉。甲魚“產婆”之一張有權說,臺灣甲魚吃很好,養成的甲魚自然很好吃。
臺灣的甲魚產業有八成集中在高屏地區,由于大陸人愛吃甲魚,多年來兩岸已形成了分工默契,也就是臺灣業者負責接生甲魚蛋,大陸業者負責養殖,成就了兩岸的甲魚產業。
浙江海洋與漁業幹部學校等單位10多人,昨天到屏東縣參訪石斑魚及甲魚養殖場,當地業者對于臺灣的養殖方式特別有興趣,包括水深、池寬都問得很清楚。
浙江海洋與漁業幹部學校校長蔡引偉表示,大陸的甲魚養殖約有5成集中在浙江,由于甲魚有豐富的膠質,當地人特別喜愛。也有業者表示,在浙江紹興一帶已有業者嘗試從孵蛋到養殖,全都自己來。
養甲魚20年的張有權目前是里港鄉公所秘書,他說,以養殖技術及地理條件來看,臺灣的甲魚產業仍具優勢,業者都是以新鮮的雜魚喂養,甲魚吃得頭好壯壯,產出的甲魚蛋自然可觀。
目前發展的兩岸分工,是業者認為兩岸合作的最佳模式之一。業者說,以今年而言,甲魚蛋一顆約10元左右,最近才掉到3元,但這已是這幾年來最穩定的一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