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本“純挂歷”難上加難
不少市民將喜歡的照片制作成挂歷,頗具紀念意義 記者 劉暢 攝
每年年底,許大娘都會和自己的老姐妹們互贈挂歷,這個習慣一直維持了20年,但是,如今買本中看的挂歷竟然成了許大娘的難題。
“以前胡同口就有賣挂歷的,每到年底,胡同口的集市上從東頭到西頭挂滿了挂歷,水墨畫、名人字帖,什麼樣式的都有。”5年前,許大娘住在市中區魏家胡同17號,那時候老房子牆皮掉了,她就扯幾張塑料挂歷紙糊上,那時候買到幾本“拿得出手”的挂歷還不是一件難事。許大娘告訴記者,魏家胡同拆遷後,她搬到了歷城區北全福小區,但是老姐妹們互贈挂歷的習慣還是保留了下來,“李大姐去了港溝,馬大姐去了鳳凰山,每到過年,我都帶著挂歷去串門,她們來我家也是一樣。”
臨近臘月,許大娘開始忙活著買挂歷,“超市、小商品市場都轉過了,就是沒有買到。”許大娘甚至動用了“關係”,托自己以前出版社的朋友幫自己定幾本挂歷,卻被告知出版社已經不做挂歷了,“後來找了以前在印刷廠的朋友幫我定,不用買,全部是贈送,但是印著些廣告,我沒要。”許大娘告訴記者,要的數量少,沒有廠家願意做,現在她正打算讓孫女幫她在網上買。
記者調查
1
龍年挂歷露面晚
低調上市顯冷清
“往年12月中旬是挂歷銷售的高峰期,但是今年還沒開張呢。”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濟南中恆小商品批發市場,見到了專賣挂歷、臺歷的葉先生。葉先生告訴記者,往年11月中下旬,挂歷就陸續上市了,但是今年稍晚了一周。出乎他的預料,今年挂歷銷售的高峰期沒有如約而至,葉先生有些悲觀,“不知道今年還有沒有高峰期,挂歷也就是拼個年底,還有幾天時間了。”
葉先生攤位上的挂歷品種可謂齊全,有13頁山水畫樣式,也有7頁汽車、明星樣式的,還有不少設計精巧的臺歷擺放在旁邊,最貴的26元、最便宜的5元。“往年我的禮品店,只賣挂歷就能吃好,現在如果只賣挂歷根本都吃不飽。”葉先生告訴記者。記者在葉先生的攤位前停留了半個小時,只有一位中年婦女上前詢問價格,但沒有買走。
無獨有偶,記者在新華書店泉城路店看到,櫃臺附近的挂歷也比較受冷落,“比起去年,今年賣的比較少。”書店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往年新華書店一樓有人專門租了一個櫃臺賣挂歷,但是今年沒有了。隨後,記者走訪了家樂福超市解放橋店、大潤發超市歷下店,都少有挂歷賣出,即便打著促銷旗號的萬年歷也少有人問津。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歷城區華山鎮亓家村的集市,村民趙大爺告訴記者,“往常年底,集市上至少有三個攤賣挂歷,但是今年只來了一個,賣的還很貴。”記者發現,不僅在市區,農村大集上,傳統挂歷都漸漸“隱于市”,取而代之的是臺歷、電子萬年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