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生活手冊

春遊要防“桃花癬”

2011-03-11 15:05     來源:錢江晚報     編輯:程軼文

  又到了春暖花開、陽光明媚的三月,此時正是外出踏青的大好時機。但春季踏青,也極易發生桃花癬,特別是女性。

  醫學專家介紹說,現在雖然還未到桃花癬高發期,但已經有不少市民因為外出踏青而導致這類皮膚病的發生。再過個十天半月,這樣的病人還會增加。專家表示,每年3月~4月,外出踏青人數增多,桃花癬高發。2010年,蕭山區一家醫院每天接待這類病人就多達100多人,佔門診總病人的30%左右。

  女性成高發人群

  所謂的桃花癬,其實是老百姓對春季常見的一種面部鱗屑性皮膚病的俗稱,醫學上並無此病名,就是單純糠疹、春季皮炎、脂溢性皮炎等一類皮膚病的總稱。桃花癬一般容易發生在20~45歲的人身上,女性佔到80%。此病主要表現為皮膚潮紅,繼而形成邊界不清的紅斑,上有少量鱗屑,有時會出現瘙癢。多見于面部,亦可見于上臂、頸和肩部等處。好發于過敏體質的人,一般5~7天就會消退,嚴重者則會使得色素大面積殘留,導致患者面部留疤,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消褪。這對于愛美的女性來說是萬萬不能忍受的。

  春季易發“桃花癬”,這是因為春季陽光充足、百花盛開,不少市民外出踏青或者上墳,使得人們更容易接觸到空氣中飛揚著的浮塵、花粉、柳絮等易致過敏的物質。同時,空氣中紫外線含量增多,加上春季風沙大,有些人,特別是幹性皮膚,或有脂溢性皮炎的人,面部在受到花粉、空氣污染物以及各種微生物的侵襲後,如再受到陽光中紫外線的照射,就會出現這樣一係列過敏,即我們常說的桃花癬。

  應對桃花癬 自有妙招

  醫生建議市民,外出踏青時最好戴上帽子和口罩,盡量少去風沙大的地方,更不要到樹木花草多的公園、花卉市場、廣場和郊外,不要去聞嗅花草。市民不妨隨身攜帶一些抗過敏的藥物以備不時之需。如果感覺到皮膚燥癢,全身發熱,要馬上離開那個地方。

  外出歸來後,要把落在臉上、頸部、手背的花粉、灰塵等過敏性物質清洗幹凈,以減少致病的機會。洗臉要用清水洗,不要用鹼性強的肥皂,以免刺激皮膚。要多吃水果、蔬菜,以保證多種維生素的供給。

  發病時,不宜吃刺激性食物,如生蔥、辣椒、生蒜等辛辣食物及牛肉、羊肉、香菇等,以防病情加重。

  專家提醒,一旦患上“桃花癬”,不要用熱水燙或蒸面等方法來解癢,也不能自作主張用一些消炎膏等藥物,否則會導致皮膚毛細血管擴張等不良後果,反而會加重病情。(趙碧瑩)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