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易中天:堅定不移地反對“成功學”

時間:2010-07-23 10:54   來源:中國經濟網

  最近一些鬧得沸沸揚揚的名人“學歷造假”“論文抄襲”事件,成了最大的文化熱點,當事人或緘默不語,或借口推脫,勇于站出來接受調查、澄清真相的英勇之士寥寥無幾。這個職場、娛樂圈、文化界大肆推崇“成功學神話”的年代,讓我們見識到了這種“中國式成功”的本質。

  中國式成功學“偏方”

  魯迅先生要是活到現在,估計也要把他的那句名言改一改:“世上本沒有真,造假的人多了,也便成了真。”——當然,這只是個玩笑。

  日前,某傑出企業家、打工皇帝很“杯具”地陷入了“高學歷扯淡門”,高素質的職業打假者登時成了威脅成功學神話的“恐怖分子”,公然接受權威外媒的採訪不說,更一石激起千層浪,造就了繼“富士康連跳門”之後的最熱職場話題。文化界倣佛也被應聲拖下了水,學術泰鬥的陳舊著作遭質疑,幾幫舉足輕重的教授們圍繞“何為抄襲”爭得相持不下。兩個原本很嚴肅的領域,似乎受到已被“偽綠豆學說”撲滅的養生熱的傳染,與和“章子怡詐捐門”同級的誠信危機打了場大規模的遭遇戰。

  再看看娛樂圈,早就主次不分、混亂不堪了……“非誠勿擾”“鳳姐”“蒼井空”“偽娘”“嫩模”“獸獸”等熱門檢索字的同義詞是“炒作”。當部分企宣把撰寫虛假通稿演變成一門必修技能時,眾多小明星們也學會了主動迫使大明星們“被緋聞”,進而登臺上位,于是便有了Angela Baby與黃曉明、熊黛林與郭富城的曖昧不清,有了周傑倫的“初夜門”。

  自然,依據娛樂圈的法則,博得的關注度越高,成功的概率也越大,利用虛假信息騙取點擊率、見報率,主動提升曝點的新聞價值,這些和憑借一張假學歷、幾篇假文字將自我神話日趨完善的做法並無二致。有時硬性指標的數據上去了,但也並非絕對靠譜,回看被折騰成又一“新神話”的中國娛樂電影,縱使《唐山大地震》的眼淚是真的,可我們曾以為應當正兒八經的《孔子》和《阿童木》不也曝出了“票房造假”嗎?

  尋遍“娛、學、職”三界,最令人困惑不解的表象還數“名人抄襲”,從最簡單的歌手抄歌曲,到深奧一點的造型抄創意,再到理應最注重個人精神勞動的出版圈內的種種“剽竊門”,這其中甚至出過像郭敬明那樣的,無視法院已經下達的判決,拒向原作者道歉的經典案例。偵探小說大師勞倫斯·布洛克在他的《雅賊》係列里將偷竊行為描寫成一種“一經上手,終生無法戒掉”的怪嗜,能激起堪比性高潮的興奮感,而莫非那些業已功成名就的抄襲者也是懷著同種心理……

  一言以蔽之,我們不妨暫且把以犧牲誠信,來換回“神話”“奇跡”“上位”“風靡”“井噴”的成功模式賜名為“中國式成功”,鑒于它在當今中國的職場、娛樂圈、文化界里如此流行,本報邀請到一位親歷過中國式的“成功神話”的文化人給出獨家診斷。

編輯:董潔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