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新聞 | 大陸之聲 | 本網快訊 | 大陸縱覽 | 臺灣 | 大陸 | 兩岸 | 新聞發布會 | 港澳僑 | 國際 | 海外看中國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顧 | 體育 | 娛樂

臺灣畫壇“老兵”徐術修:畫畫如同修道

時間:2008-04-09 08:56   來源:中新網

  中新社成都四月八日電 題:臺灣畫壇“老兵”徐術修:“只要走得動,清明我都要回老家”

  作者 霍潺

  八十一歲的臺灣老畫家徐術修,精神矍鑠,一身中式打扮,個性鮮明。回川謁祖並舉辦個人畫展的徐老,在成都與蓉臺書畫社的老友們交流繪畫心得時,精氣神十足。

  臺灣畫家來祖國大陸交流第一人

  徐術修自幼師從名家黃雨岩習畫,畢業于臺灣師范大學,擅運用水印技法及中國水墨傳統技法,被喻為“當今哲理畫宗”。這位有行伍經歷的畫者,喜歡雲遊四海。一九八八年,他從臺灣來到祖國大陸舉辦畫展,成為臺灣畫家來祖國大陸交流的第一人。

  據了解,徐術修在祖國大陸已舉辦了十余次個人畫展。此次徐術修攜子徐乙澤在清明時節回家鄉宜賓謁祖,並應“中山書畫會”老畫家邀請舉辦個人書畫展,共展出六十八幅作品,涉及人物、山水、花卉、動物、抽象畫五個方面。

  徐乙澤介紹說,兩岸畫家在繪畫思想、技巧方面有所差異。其父徐術修屬“爆發性”藝術家,他水墨功底深厚,在抽象畫、用色觀念上獨樹一幟,用色大膽,具有強烈的個人特色,又“沒有脫離中國繪畫的精神”。

  “父親常與大陸畫家交流心得、開闊視野;平常我們也協助大陸畫家到臺灣辦展覽。”徐乙澤表示,此次“中山書畫會”的老畫家希望通過父親的作品,探索臺灣畫作的“新元素”、“新知識”,加深兩岸在繪畫方面的交流與溝通。

  “畫畫就如同修道”

  有畫評家這樣評價徐術修:他不是歷史羈絆的畫家,更不是嘩眾取寵、愛好時髦的流行風人物,他是特立獨行的畫壇老兵。

  “畫畫就如同修道,一定要把道像和尚那樣去修,修才有所悟,悟才能通。”徐術修拿修道來比喻畫畫需達到的境界。他說,“意”、“氣”、“神”是修道三要,只有把這三個字用好了,書畫之道才能更上一層樓。

  徐術修向記者闡釋道,用意,就是要意志集中,所有學問都應匯通成自己的理念,只有寬容,包容一切,才能達到理想。用氣,如同人的電壓,有了電壓才能有電流,有了電流人的血脈才流暢;也像打太極拳,要有內聚力,將內聚力修煉到筆尖,強調“力透紙背”。用神,是把精神帶到另一個境界,現實帶到精神界面,下筆自通。

  徐術修說:“畫一定要有生命,要有神氣。”中國畫從古至今講究“傳神”,畫者要和欣賞者能交流情感,之所謂“禪意”,又如同是修道人飄飄欲仙的“仙氣”,這才是最上乘的畫,作此畫的人乃畫壇的“高手”。

  “只要走得動,清明我都要回老家”

  徐術修身體硬朗,不要人攙扶。他對家鄉之情歷久彌深。徐術修表示,“除了來大陸舉辦畫展之外,每年清明我都要回老家,只要走得動我都會回來。”

  徐術修對清明節被納入國家法定節日大為讚賞。他說,這對弘揚孝道,傳承中華血脈作用巨大。只有中華民族同心協力,團結互助,我們的國家才更加有生命力。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