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新聞 | 大陸之聲 | 本網快訊 | 大陸縱覽 | 臺灣 | 大陸 | 兩岸 | 新聞發布會 | 港澳僑 | 國際 | 海外看中國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顧 | 體育 | 娛樂

臺相聲大師吳兆南:賣烤肉引蔣光臨 謀生結緣相聲

時間:2008-03-11 08:32   來源:中新網



吳兆南(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3月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上臺可以一口氣背出滿漢全席108道菜名的臺灣相聲大師吳兆南,下臺依然和開口這一行脫不了關係。1951年獨創蒙古烤肉,打造臺灣“吃到飽”餐飲形式,蔣經國都曾光臨過;會說會唱、會吃會做,如今84歲的吳兆南“壓箱寶”還有很多。

  “蒙古烤肉是我創作的喔,只有這一件是我獨創。”自稱相聲都是集體創作的吳兆南說。1951年,他在螢橋旁、淡水河邊開個茶棚,想賣烤肉營生,又名“巴比Q”,因為當時“北京烤肉”聽起來像“匪諜”;叫“北平”也不適合,因此起名“蒙古”。

  如今剛過84壽宴的相聲大師吳兆南臉色紅潤、雙目伶俐黑亮,身著深藍長袍褂子,嗓音渾厚且中氣十足,在寫下臺灣近代藝術史相聲傳奇外,一生也和“蒙古烤肉”緊緊相係。

  吳兆南說,其實蒙古也沒這種烤肉。蒙古烤肉起源于成吉思汗西徵時,士兵行軍,以磚石為爐、枯枝為柴,殺了牲畜,生烤其肉,只沾些鹽巴調味;臺灣加9種佐料,是他開始的。

  他笑著說,剛開始時,每種肉都賣3塊錢,論盤計價,結果沒人上門,幹脆改成1美元吃到飽(兌換當時臺幣34元),一舉打開臺北烤肉市場,也成為最早的“吃到飽”餐廳;烤肉的大錫烤盤,也是他畫出來請人打的。

  鼎盛時,蔣經國都去過。各方“使節”穿西裝禮服,走過小草原間的石階,在月色下就粼粼河光大吃烤肉。

  螢橋賣烤肉 因緣際會說相聲

  吳兆南說,螢橋除了賣烤肉,也是說相聲的起點;橋街邊曾有一個萬和醬油,老板叫馬繼良,開了個螢橋樂園,演話劇沒生意,想改說相聲,挂榜招賢,就來了陳逸安、魏龍豪;當初他(吳兆南)自己為了吃飯才演出,之後受邀上廣播電臺,因緣際會開啟“上臺一鞠躬”的年代。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