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推進文化交流,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擁有共同的中華文化,所以我們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會有任何的語言與文化方面的障礙。兩岸一家親,親在血緣,親在文化。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國臺辦主任劉結一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兩岸同胞同根同種,中華文化是我們共同的傳家寶。我們要與臺灣同胞一道,共同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深化兩岸同胞之間的心靈契合。
最近幾年,雖然由于民進黨當局單方面拒絕兩岸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而讓兩岸關係緊張多變甚至險些發生衝突,但兩岸民眾間的交流,卻始終沒有斷過,反而越發深化越發親近,兩岸融合發展的步伐加大,源于兩岸同胞願意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從而促成心靈契合,而這種心靈契合又反過來作用于融合發展,令其深度與廣度日益增加。
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可以增進臺灣同胞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夯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社會文化基礎。特別是兩岸的青少年,他們是中華文化的傳承人、繼承者,尤其應該增強他們對中華文化的情感,只有深入理解中華文化的精深與博大,才能全身心地積極投入以傳承中華文化的隊伍中來,承擔起這份屬于他們的歷史使命。
在東南亞地區,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是非常發達的,這是值得大陸學習的地方,也是兩岸間可以開展合作的一個重要領域。以共同的中華文化為紐帶,大陸始終注意發揮利用各地區文化優勢與特色,不斷與臺灣民眾分享大陸各具特色的文化精品,很多品牌活動應運而生,不間斷地推動著兩岸文化藝術界人士和團體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兩岸文化產業界的合作,無疑促進了兩岸文創界攜手共贏,也為中華文化的發揚光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可以說,兩岸文化交流是一種基于共同文化基礎之上的自覺交流,因為兩岸一家,便有共同的話題,共同的審美,共同的價值觀,在擁有共同點與共通點的事情上面,人們總是更有利于促成心靈契合,其對于今後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以及國家統一,都會貢獻良多。(中國臺灣網網友:郭靖)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