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價格松動是個好現象

時間:2011-05-26 16:15   來源:中國網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跌或持平的城市分別為10個、20個、26個和29個,呈現逐月增多的勢頭。其中,4月份二手房價格上漲的41個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1.0%。(5月25日《中國證券報》)

  決定二手房價格變化的因素很多,如一手房市場的行情變化、炒房行為被遏制、剛性需求出現波動等。而從目前二手房市場的實際情況來看,二手房價格的松動,很大程度上可能來自于炒房行為的被有效遏制。

  眾所周知,自房地產市場進入新一輪調控以來,最大的亮點之一,莫過于限購政策的出臺。雖然限購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少部分剛性需求,但是,從總體上講,對炒房投機行為還是起到了積極而重要的遏制作用,從而,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的穩定。一方面,炒房的源頭被堵住了,“一套房”的限購令,讓炒房者沒有辦法再在頻繁的賣“舊”買“新”中獲得暴利,從而使一手房市場的供需矛盾得到緩解,房價趨于穩定;另一方面,隨著貨幣政策的持續收緊和調控政策的不斷加碼,炒房的成本和風險也在加大,部分炒房者被迫通過降價售房來回避風險和減少損失,從而,使二手房市場的價格出現了下降。

  總結以往的經驗,二手房價格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個房地產市場的價格變化。以2008年的房地產市場調控為例,就是在一片“打壓”聲中,炒房客首先出現了資金鏈斷裂現象,深圳等地還一度出現炒房客集體斷供的熱鬧場面,使二手房價格率先下降,並最終帶動了整個房價的下跌。雖然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房價出現了新一輪的上漲,但是,二手房價格下降產生的帶動效應,還是讓我們隱隱約約地感到,目前出現的二手房價格松動,極有可能是房價拐點到來前的跡象。因為,從去年出臺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到現在,市場一直處于僵持狀態,無論是開發商還是炒房客,都指望此輪調控會象上一次一樣半途而廢。

  但是,近一段時間以來,不僅調控政策沒有任何松動的跡象,反而持續加碼,對開發商和炒房客來說,無疑是當頭棒擊。如果說開發商還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的話,炒房客的抵抗力明顯不足了,部分炒房客率先降價售房,也是必然的結果。而一旦僵持的格局被打破,房價下降就成了必然趨勢。

  需要有關方面把握和注意的是,在開發商和炒房客都面臨巨大壓力,房價已進入拐點前夕的情況下,調控政策絕對不能再有任何的松動。即便經濟出現下行,也決不能放松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給開發商和炒房客有機可乘。首先,下達給地方政府的保障房建設任務,必須保質保量地完成,以形成對房地產市場的有效攻擊,使開發商和炒房客在住房供需矛盾的改善中,不得不選擇降價售房來應對;第二,要有效改善“剛需一族”的購房環境,特別對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不能隨便提高,避免影響和削弱“剛需一族”的購房熱情和能力,使購房與降價能夠形成互動。否則,一味地處于僵持狀態,對市場的穩定和健康也沒有任何好處;第三,要繼續收緊對開發商和炒房客的貸款,售房款必須按一定比例償還貸款,使開發商和炒房客在資金鏈的收緊中選擇降價售房;第四,適度增加開發供地,通過商品房供應的增加,進一步改善供需關係,促進房價下調。

  總之,二手房價格松動,是一個好現象。而這種現象能否保持並產生鯰魚效應,還需要各方面的積極配合和政策的持續發力。如果能夠保持這樣的態勢,降價的項目、地區將逐漸由點開始到面上發展,房價穩中有降的趨勢就將形成,調控的最終目標也將出現。(譚浩俊)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