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發文化產業發展報告:新業態產業迅速崛起

時間:2012-08-24 16:04   來源:解放日報

  《2012年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年報》)昨天在市政府新聞發布會首次亮相。《年報》顯示:一批以文化為元素,以創意為驅動,以科技為支撐,以市場為導向的新業態產業迅速崛起,成為2011年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新亮點。以新媒體行業為例:上海動漫產業2011年產值約為63億元,同比增長23.7%;網絡遊戲產業年產值達到149億元,同比增長24%,約佔全國網絡遊戲產業的30%;網絡視聽產業2011年整體規模超過3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0%,上海網絡視聽企業全國覆蓋用戶佔比已超過60%。

  《年報》顯示,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正從過去的老廠房、老倉庫改造,逐步發展到以國家級產業基地為引領、集聚效應不斷增強的新階段。上海已擁有114家市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規模居全國前列。園區公共服務平臺數量顯著增長,從房屋租賃、提供物業服務逐步發展到幫助企業孵化、參與企業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等與園區企業共成長。

  文化創意金融平臺取得重大突破。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在市場開發、交易品種創新、交易係統建設、交易制度完善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中宣部等五部委 《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決定加強文化產權交易和藝術品交易管理的意見》確立上海文交所全國性地位;國內首個在國家發改委備案的文化創意產業基金——“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成功投資星空中國、東方夢工場等重大項目;上海市創意(設計)產業投資基金聯盟組建成立,管理資金總額達282億元。與此同時,文化創意貿易平臺再上新臺階。2011年上海國際文化服務貿易平臺被文化部正式命名為“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同年基地年貿易總額達5億元,形成稅收貢獻近億元。上海動漫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上海市多媒體公共服務平臺等一批支撐新興業態發展的技術服務平臺形成體係化發展態勢。

  上海文化 “走出去”步伐加快節奏,2011年上海文化產品和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166.2億美元,同比增長10.9%,實現順差約達34.5億美元。在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數字娛樂等領域集聚了一批具有較強“走出去”能力的文化創意企業。世紀出版集團2011年出版 《中國震撼》一書,累計印數超過60萬冊,繁體版已在香港出版,英文版翻譯工作已啟動。《時空之旅》天天演,發展就地出口創匯新業態,2011年累計演出2479場,票房收入達2.6億元,其中70%為外匯收入,觀眾人數249萬,70%為外國觀眾。百視通推動IPTV技術和營利模式向法國、印尼等國家的輸出。

  市文化創意產業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宗明表示,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年度發展報告的編制與發布將形成制度化,每年在文化創意產業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予以發布。

  市統計局副局長朱章海介紹,在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政策推動效應逐步顯現的大背景下,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增幅明顯高于同期GDP增幅,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對上海經濟發展的貢獻不斷增強。

  據介紹,2011年,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從業人員118.02萬人;實現總產出6429.18億元,比上年增長16.9%;實現增加值1923.75億元,比上年增長13%(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高于全市GDP增幅4.8個百分點;佔上海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0.02%,比上年提高0.27個百分點;對上海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5.5%。在文化創意產業中,文化產業實現總產出3798.69億元,增加值1098.97億元,比上年增長11.1%,佔上海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73%。(記者 諸葛漪 洪梅芬 任翀)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