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創網購單品銷售紀錄

2012-12-11 10:55     來源:濱海時報     編輯:范樂

  記者注意到,上周一款理財產品登陸某電商網站巨頭團購板塊,短短三天時間被哄搶一空,支付金額達1.01億元,創造了中國網購單品銷售紀錄。

  門檻低收益尚可

  記者瀏覽發現,該理財保險產品投資門檻為1萬元,有各種期限,分別是3個月、1年、3年三種,不同期限的產品預期年化收益分別為4.05%、5.2%和5%。而據客服人員表示,產品收益方式為浮動收益,屬于保本類型,不收任何附加費用,也沒有募集期,投資者可隨時購買,沒有空窗期,“能實現真正的無縫理財。到期後,既可以選擇退保,也可以將資金繼續放在保險公司進行滾動投資,跟銀行的滾動理財相似”。

  網頁顯示,這款網上團購的理財產品相比最低5萬元起點的銀行理財產品要低不少,而收益率比當前不少銀行發售的同期理財產品還要略高。據了解,產品提供方是一家壽險公司的網絡旗艦店,產品介紹是“專供網絡銷售的理財型保險產品”,在投資期限、預期年化收益率等方面介紹與銀行理財產品非常接近,但是記者注意到,頁面上的一條“附加意外或疾病引起的身故或殘疾風險保障說明”證明了這款理財產品實質是一款保險產品,但是購買者不仔細看很容易忽略。對此,保險顧問張馳認為,目前理財產品相比保險競爭力更強,若是標榜賣保險,或許沒有這麼高的成交量。

  不適合風險偏好較低投資者

  保險顧問張馳指出,該理財保險產品預期收益不錯,且無附加費用,並有疾病、意外身故兩重保障,3個月之後退保不扣任何手續費,這些看上去都很不錯,但是市民下單時仍需謹慎。他認為,這款產品流動性較差,而且產品介紹中還提到,“預期年化結算利率”,僅為結算日期前一個結算周期內的收益水平,並不代表未來的投資收益。雖說保本,但並不承諾保收益,而且沒有當面交流和進行風險測評,無法像買理財產品一樣地購買,不適合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

  張弛認為,金融團購其實在很早以前就出現,但是這是理財產品首次被搬上了網絡銷售渠道,再加上火爆的銷售,讓大家看到了網絡金融銷售的前景,將有利地促進各金融機構加快理財產品的電子商務進程。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