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哪怕你是獨自一人,也能找到很多樂趣,比如去798看展覽,去小劇場看戲劇,去三聯書店買書,去後海、鼓樓的小店買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時間久了,似乎是見證了某一個地方某一個人群的漲漲落落,而這些人和事又確實連接著一個人對北京的最初始也最深刻的記憶,是一種溫暖的感覺和寄托。

北京是一個永遠的家
我和伍仕賢每年都會回西雅圖住幾個月,但北京卻是一個永遠的家。
龔蓓苾一大早坐在棚里,一邊任由化妝師折騰一邊打瞌睡,直到開始採訪,她開口說話了,整個影棚也像是忽然恢復了活力,跟著一起全醒了。她感染力極強,當然氣場也足夠強。從她出道到現在似乎就從來沒變過——黑而直的披肩長發,不過分修飾的外型和裝扮,笑的時候就露齒大笑,說起話來就爽直利落,語速很快,沒遮沒攔,你就會想像她這樣的人大概從來就不會讓牽愁惹恨的大小煩惱纏身,自然也不大可能會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崩潰過吧。
當然這只是“外貌協會”很表面的一個簡單判斷,從內里來說,她自言自己並非那麼“單純”“沒心沒肺”。“你看不出來吧,以前我其實還有點封閉,像是有一個牆圍著,也許跟經常去國外生活有關,那樣的狀態會影響我,這幾年我有一些變化了,更加開放、主動,那堵牆現在在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