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一把桑葚 重新把童年染紫

時間:2010-06-03 10:30   來源:遠方網

紅艷艷的桑椹果

  提到桑葚,總是很容易和童年挂鉤,街頭那些紫的發黑的桑葚,更容易讓我們回到兒時某個夏日的午後,放學不回家,和一群小夥伴跑到一片桑樹林,爬上樹梢,摘上一大把熟透的桑葚,狠狠地塞進嘴巴,那股甜滋滋酸溜溜的感覺現在一想起來還會打個激靈。桑葚的魅力,不僅僅來自桑葚濃鬱獨特的味道,更是因為摘桑葚在樹上爬來爬去的那種兒時最原始的成就感。被桑葚染紫的小手和衣服連同母親的嗔怪一起,成為每個六月到來時我們最會心的的微笑。但是市場上買來的那些桑葚因在大棚里成熟,總少了童年的那種濃鬱的香甜。

  在北京大興的安定鎮有一片樹齡上百年的古桑園,相傳自東漢年間此地就有桑樹種植。一到六月,滿樹濃密的樹葉間閃現著無數令人垂涎欲滴的野生桑葚。當地的老人們曾經流傳這樣一個關于桑葚的故事:西漢末年,王莽篡位以後,劉秀起兵南陽恢復漢室江山,在安定鎮兵敗落難,只身一人躲到廢窯中,一連幾天未吃東西,眼看性命不保。一顆落入他口中的桑葚,使他發現了廢窯附近的一片桑樹林。劉秀靠吃桑葚終于等來了救兵,繼而東山再起,光復了江山。劉秀登基後沒有忘記曾經救命的老桑樹,特意下令封桑樹為王。而傳旨的太監卻誤將一棵正在結穗的椿樹當做桑樹封成了王。從那以後所有的椿樹長得又高又直,桑樹卻長得七扭八歪,有時甚至還裂開一些口子流出很多汁液,彷佛是委屈的淚水。這故事一輩輩傳了下來,甚至成為很多經典戲曲的戲文,為人們傳唱經久。現在去前野廠村,老人們都會指給你看窯址旁邊的古桑樹:“劉秀當年就是吃了這里的桑葚才當皇上的!”在安定,關于劉秀的傳說很多,又多與風物相關,若從那時算起來,古桑園已有2000年的歷史了。多少年來,不同的朝代都把這個窯洼的桑園視作宮廷的吉祥福地,桑葚也因此成了禦桌上珍貴的貢品。

這種紫色的小桑葚最好吃

  古桑園總共500多畝,面積夠大,桑葚也特別多,不怕摘不到。但是桑葚的成熟期非常短,一般也就20天,一邊成熟一邊凋落。落地的桑葚因為失了水份,無論從外形和味道上都大打折扣。所以採摘桑葚時需要倍加小心,確保把水靈透亮的桑葚塞進嘴里,那才算是極品美味。這也許是為什麼桑葚在孩子的眼里如此奇妙甚至有些神聖的原因吧!桑葚分黑白兩種,生吃以紫黑色為上品。古桑園里的老桑樹一般都是白桑葚,顆粒微小,甜而不酸,也有極少數是紫桑葚,味道會比白桑葚更濃鬱一些,稍微帶一點點酸。古桑園里還有很多新品種,樹雖小,但果子大而繁盛,成熟期會由綠到紅再變紫,很漂亮,變紫的桑葚又甜又酸,味道濃鬱,但總體感覺沒有老桑樹的鮮美。一般老年人都喜歡到老桑樹上採摘,而年輕人和小孩子就喜歡那又大又紅的新品種桑葚。

  古桑園里有條不知名的河流,清瑩的河水從桑樹下潺潺流過,河面上還有一些蘆葦和蓮花點綴,更使得這里成為孩子們可以撒野的一個樂園。

  古桑樹樹幹粗壯,茂密的樹冠形成了濃濃的樹蔭,夏日炎炎,採摘累了,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在樹下歇息,或全家圍坐野餐,相信這個六一,你和孩子們會因這滿樹的桑葚而過得很快樂!而在這個時候,能採寫這樣一篇充滿回憶的攻略,也算是我送給孩子們和所有不願長大的人們最真心的一份禮物吧!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