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合女子把玩的小飾品
沒有到過成都,不知道成都人們的悠閒生活悠閒到哪個程度,只在置身于這個城市後,聽著人們說話拖著長長的尾音和轉音,看著他們在密集的倣古商業街區和巷子轉悠,瀟灑著認真著過日子,那種理解才能滲入心骨。心中真是羨慕。如果成都平日的天氣可以掃去陰沉,多些陽光,那成都人的日子估計會過得更加舒暢。還好我們到來的時候,4月的天空慷慨解囊地給了一片陽光,于是這段旅途變得分外明媚起來。

傍晚的錦里
成都武侯祠錦里:草根的天堂
因為有點迫不及待,下了飛機放下行李,正好是晚餐時間。于是第一站直奔向“西蜀第一街”。成都市區內的武侯祠向來聞名,是劉備、諸葛亮蜀漢君臣合祀祠廟。錦里依著武侯祠東側,屬于武侯祠的民俗區,因為如今已是商業氣息濃鬱的倣古步行街,加上集中了三國文化,它便成為了人們認識成都的首個標志。建築自然是清末民初的調子,集中了各種民風民俗,茶樓、客棧、酒樓、酒吧、戲臺、小吃、工藝品、土特產,應有盡有。茶樓愛挂個幌子,戲臺愛弄些花燈、小吃愛整出風味。鋪前滿是閒逛嬉戲的人,滿足口腹之欲的人,逗留在高樹下張燈結彩的鋪子前,一派熱鬧的景象。

遺址
可以說,錦里是草根的,本土的。對于喜愛吃辣的草根來說,這里實惠的美味估計比得上滿漢全席了———每道小吃鋪上的全是紅通通的辣,就連一塊糕點也不放過。到了這里吃的第一頓,便是熱辣辣的火鍋。4月的火鍋對于南方人來說,也算一個大跨越,飲食還沒有個過渡的適應,使得油膩的火鍋蘸料成了飽肚的主體,火鍋的精華反而沒有嘗盡。
據說在這里,幾乎濃縮了成都人生活的精華,全是悠然自得。和很多熱鬧的步行街相同的是,人群里有很多年輕的女孩子三兩成伴在鋪前點著愛吃的,或者結伴等人,不同的是,女孩手里大多夾根煙,與男人夾根煙喜歡沉思的表情相比,她們的表情只透出一絲閒情逸致。所謂草根的悠閒生活,也許就是這樣,連夾根煙,也可以顯得那麼無憂無慮。

四川樂山大佛
小貼士:
南方無論吃不吃辣的人,到了成都吃的第一頓要以清淡為宜,然後再逐漸嘗試帶辣的菜式。隨身帶些舒緩腸胃不適的藥還是有必要的;若要欣賞街道景象,適宜晚上去遊逛,會漂亮很多。